[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身邊不少同事都是本田的車主,有開繽智、奧德賽的,也有開雅閣的,其中同部門的黃榮嘉之前開飛度,現在換成了雅閣。我知道業內有“本田黨”這種說法,可汽車作為大件商品,一個品牌單有情懷是不夠的,真正讓路人轉粉的始終還是可靠的品質。在看到身邊這么多同事開本田車后,不是本田粉的我也對本田車型產生了興趣,所以當知道有鋒范長測車的時候,我自然就爭取來好好體驗一番了。
如果說僅僅是對本田這個品牌感興趣就選擇鋒范,這顯然有點牽強,其實更重要的是,自己這兩年也有換車的計劃,鋒范正是考慮對象之一,F在我開的是2013款英朗GT 1.6L手動進取版,未來換車很大可能仍然會選擇緊湊型車,不過必須是自動擋。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我對“大車”(中型車及以上)興趣不大;其次是在廣州這樣的城市,早晚上下班開手動擋真是一件挺遭罪的事。當然,意向車型還包括看上去緊湊但屬于中型車的寶馬3系,但前提得是中一注雙色球,我想這樣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我將與這輛鋒范共處半年時間,對它的油耗、空間、配置以及動力等進行全方位的體驗,并將體驗到的一切分享在這篇文章里。如果大家對鋒范有什么想了解的或者對長測項目有好的建議都可以到我的博客留言。
● 為什么選擇“1.5L CVT旗艦版”這個版本?
這次我們選擇長測的車型是官方指導價為11.98萬的1.5L CVT旗艦版,雖然它不是鋒范的主銷車型,但配置更豐富,能在長測過程中全面展示鋒范的功能。另外,在這次長測過程中,我也會跟大家分享鋒范哪些配置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相對好用,哪些使用起來不方便,顯得雞肋。希望對大家在選購過程中能有更多的指導意義。
提車的時間是5月中旬,也就是半個月前,當時儀表顯示它只行駛了64公里。由于最近一段時間經常開著它在外面協助做測試,所以里程數增長比較快,目前已經行駛了近1300公里。經過這半個多月的接觸,對它雖然談不上很熟悉,但也有初步的了解。
● 我對鋒范的初步印象
◆ 外觀有型有款、內飾科技感強
廣州是廣汽本田的主場,所以鋒范、雅閣以及飛度在路上都是屬于比較常見的車型。雖然全新鋒范已經上市很長一段時間,可很慚愧,大部分時候見到它都是在4S店的展廳里,并且還匆匆忙忙,直到拿到長測車,我才算得上與它真正接觸,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次。
鋒范的外觀確實很漂亮,或許我有三廂車的情結,我認為它比飛度更協調,比凌派又多了一份靈動。當然,這是個主觀的評價,板磚請輕點拍。需要注意的是,剛才提到的16英寸雙色輪圈是頂配專屬。至于透鏡,雖然同級別相近價位的合資車型比較少配備,但如果鋒范能夠有,既能有利于聚光,也能為顏值加分。可惜沒有“如果”,這能算是一個小遺憾吧。接下來聊聊我對它的內飾初步印象。
鋒范的內飾設計與新一代飛度比較接近,中控臺設計稍偏向主駕駛一側,這款頂配車型配備的觸控型中控面板大大地則提升了它的檔次感,尤其到了晚上,面板的視覺效果就很棒。至于對舒適性影響較大的座椅,雖然它采用的并非真皮,而是織物面料,可乘坐體驗依然可以給高分,填充物柔軟,兩側的包裹性也到位,整體還是相當不錯的。
◆ 這段時間印象比較深的配置
我們常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對汽車而言,每隔三五年,配置的提高就已經非?,以前一些看似很高大上的配置功能,很快就會普遍應用開來。還記得《甲方乙方》里的片段嗎?張富貴(傅彪 飾)掛在口頭上的ABS,早已成為汽車的標配了。同樣的道理,對比上一代車型,全新鋒范的配置也有全面的提升。
由于是頂配,所以配置豐富是應當的。這里主要講提車以來四個經常使用和印象比較深的功能:首先是非常方便的一鍵啟動;其次是每次倒車都會用到的倒車影像,不過鋒范沒有倒車雷達,這讓聽慣鳴笛聲提醒的我一開始有點不太習慣,總之倒車時多留點心準沒錯;VSA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是鋒范在同級別里的一項優勢配置,平時雖然用不著,但有了它,心里還是踏實很多。至于發動機啟停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節油利器,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它還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