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外閱讀
■ 公路性能測試
對于城市型SUV來說,玩越野其實只是副業,甚至連副業都算不上,這次的對比更多是為大家做個摸底測試,萬一開著一輛城市型SUV遠行遇到惡劣路況,是否可以搏一把沖過障礙。雖然本文選的這三款車型越野表現都不錯,但始終公路性能才是正職,所以我們還進行了常規的公路測試,得出以下幾項測試成績,供大家參考。
雖然在越野項目中森林人挑戰指南者失敗,但在公路性能方面可是完勝對手,而且這輛森林人試駕車的行駛里程已經接近3萬公里,表現值得肯定。當然,森林人也是三車中最貴的,進口車嘛。排名第二的歐藍德表現也比指南者要好,它是三車中最便宜的,而且還有7個座位,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兩點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指南者,或者說是這臺頂配的指南者,感覺有點偏科了,優缺點都很鮮明(很愛它的用戶能夠包容缺點,不愛它的也就更沒所謂了)。
■ 四驅系統分析
● 三款車型底盤結構
從三款車的底盤全景圖可以看到,三款車的底盤防護有明顯差異。森林人底盤的護板覆蓋面積最大,在發動機艙(圖中已拆下)、車身以及油箱底部都鋪設了護板,這有利于讓氣流更快速流經底盤,提升車輛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降低油耗。指南者的底盤防護措施顯然為越野路況進行了優化。指南者的發動機艙和油箱底部采用了鋼制材質護板,能夠提升底盤防御石頭磕碰的能力,盡量避免車輛關鍵部件因磕碰損壞。歐藍德的底盤防護措施相比上述兩款車則顯得較為一般,只在發動機艙下方設置了護板(圖中已拆下)。
三款車都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搭配,但后懸架的結構有較大的不同。森林人的后懸架為雙叉臂式結構,指南者的后懸架為連桿支柱形式(麥弗遜式懸架結構在后輪上的一種應用),歐藍德的后懸架為E型多連桿式結構(帶有一根縱向控制臂和三根橫向控制臂的多連桿式后懸架)。
森林人和歐藍德的后懸架結構更復雜,有利于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更精準地動態控制后輪定位參數,讓車輛在鋪裝路面上有更好的操控性能。
● 斯巴魯森林人四驅系統解析
斯巴魯森林人采用的是主動扭矩分配全時四驅系統(Active torque split AWD,官方也稱作“ACT-4”)。該四驅系統配置在目前在售的全系森林人車型之上。這套四驅系統采用了多片離合器式限滑中央差速器來控制前、后橋動力分配,是一套全時四驅系統。
正常行駛時,這套四驅系統前、后橋動力分配比例為70:30,動力輸出偏重于前輪。當車輛急加速或車輪出現打滑時,電控多片離合器便介入工作,前、后橋動力分配比例會隨之變為50:50。
森林人這套四驅系統操作非常簡單,在鋪裝路面上行駛時關閉“X-MODE”,越野時打開“X-MODE”即可,四輪扭矩分配工作交由四驅系統自動完成!癤-MODE”打開時,車輛的陡坡緩降功能也會啟動,利用發動機制動(指利用發動機運行時產生的阻力來控制車速)及對車輪制動來自動控制車輛在陡坡上的速度。
● 廣汽菲克Jeep指南者四驅系統解析
廣汽菲克Jeep指南者的四驅系統是通過多片離合式中央限滑差速器來進行前后軸扭矩分配,是一套適時四驅系統。指南者的這套適時四驅系統帶有路況模式選擇功能以及多片離合式限滑中央差速器鎖止功能,通過選擇合適的四驅模式能夠在不同的路面上獲得較佳的越野性能。
指南者的四驅系統切換到AUTO模式(自動模式)在鋪裝路面上行駛時,大部分時間處于前輪驅動狀態,這樣有利于降低車輛的油耗,只有當系統檢測到后輪出現打滑時才會主動分配動力至后輪。
當然,駕駛員也可以根據路況,通過旋鈕手動選擇相應的越野模式(SNOW、SAND、MUD、ROCK四種模式),讓四驅系統按照所選模式的控制邏輯綜合控制多片離合式中央限滑差速器、電子制動輔助以及動力輸出來提升通過性能。
指南者的四驅系統帶有四驅鎖止模式(4WD LOCK),可以鎖止多片離合式中央限滑差速器,實現前、后橋50:50的動力配比。同時,指南者的四驅系統帶有低速四驅模式(4WD LOW),該模式通過讓變速箱強制掛1擋來提升扭矩輸出以增強車輛的爬坡能力,沒有傳統硬派越野車低速四驅增扭擋的機械式減速增扭機構。
● 廣汽三菱歐藍德四驅系統解析
歐藍德2.4L四驅頂配車型帶有S-AWC四驅系統,其余配置車型采用的是4WD四驅系統。上述兩款四驅系統都帶有多片離合式限滑中央差速器,可以按需分配前、后橋動力配比。S-AWC四驅系統把4WD四驅系統前橋的開放式差速器升級為主動式前差速器(Active Front Differental)。該主動式前差速器可通過多片式離合器進行鎖止,鎖止后能夠在前輪間實現50:50的動力配比。此次參與三車對比測試的試駕車搭載的是S-AWC四驅系統。
帶有S-AWC四驅系統的歐藍德相當于擁有了兩把差速鎖(前鎖和中鎖),其四驅系統動力分配能力比只有一把中鎖的森林人或指南者更強,應對交叉軸的情況更加輕松。
S-AWC四驅系統有四種模式,分別為AWC ECO模式、NORMAL模式、LOCK模式、SNOW模式。AWC ECO模式以前驅為主,主要是為了提升車輛的燃油經濟性,當偵測到前輪打滑時會按需分配動力至后橋;NORMAL模式可根據駕駛員的操控和路面狀況,動態控制兩前輪以及前、后橋之間的驅動力分配,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LOCK模式會同時鎖止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讓前/后橋動力配比、兩前輪之間動力配比為50:50,提升車輛在極限越野路況下的脫困能力;SNOW模式主要用于積雪路面,通過限制發動機動力輸出及車輪打滑來提升車輛的通過性。
非頂配車型上的4WD四驅系統有三種模式,分別為4WD ECO模式、4WD AUTO模式、4WD LOCK模式。其中,4WD ECO模式以前驅為主,當偵測到前輪打滑時后橋會分到30%的動力;4WD AUTO模式也以前驅為主,前輪打滑時后橋可分到50%動力;4WD LOCK模式會鎖止中央差速器,此時前、后橋動力配比鎖定為50:50。4WD四驅系統只配置了多片離合式限滑中央差速器,沒有配置主動式前差速器,所以它在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方面都不及S-AWC四驅系統。(文/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