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測試
在性能測試這個環節,我們同時測試了A 200兩款車型在性能上的區別。但為了避免重復,這里以AMG版本的圖片和視頻作為示范展示A 200的性能表現情況。
在起步階段的,雖然這臺濕式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具備彈射功能,但它允許發動機轉速上升到2200rpm左右,起步瞬間輪胎會有短暫的打滑現象出現,但隨后很快便恢復抓地力。動力線性釋放,發動機會一直進到紅線區域才換擋。而且即便是在較高轉速的情況下,也沒有感覺到明顯的動力衰減,表現已經可以說是可圈可點。最后Progressiv版本和AMG版本的A 200在22.5度的室外氣溫條件下,分別跑出了7.68和7.66秒的加速成績,比官方標稱的8秒整要快上0.3秒。兩者之間的微小差別可以視作是場地誤差,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205毫米寬度的輪胎并不會影響加速成績。
但這里要說明的是,這臺1.3T的發動機并不適合長時間激烈駕駛。因為我們在繼續進行若干次加速測試后發現,它的加速時間會慢慢變長,最終停留在官方給出的8.0秒的水平。不過這個成績對于一臺緊湊型小車來說已經足夠讓它躋身上游水平了。
看完加速我們再來看看剎車表現,同樣,這里也對這兩個版本車型做了分別的測試。車輛在緊急制動時車頭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沉,整體依然保持著很好的姿態。此外剎車踏板的顫動情況也不明顯。兩個型號的車輛在制動期間都相對較為穩定,唯獨Progressive版本會在制動的后期出現很輕微的左右偏移情況,而AMG套件版的則無此現象。
最后在不同輪胎寬度及懸架設定的共同作用下,AMG套件版的取得37.40米的制動成績,而205毫米寬度輪胎的Progressive版本要39.31米的成績,稍微落后。從剎車曲線可以看到,AMG版的減速度最高可達-1.2g的水平,并且制動中后期的曲線較為平穩,而Progressive版后期會出現相對明顯的波動。
駕駛感受
在市區里,這車給我的感覺就是開起來特別的輕松。特別是轉向的手感,和奧迪A3較為相近,沒有了之前德國奔馳E級上的那種虛假的中位限定力矩。在方向盤左右扭動的過程中,阻尼的變化很線性,不會有突兀的手感,感覺如奶油一般順滑。無論是Progressive版本還是AMG套件版,兩者在城市里的方向盤手感都沒有本質差別,均屬于較輕且響應較為迅速的那一類。
德國的市區內有許多有軌電車和馬路交界的地方。原本擔心Progressive版的后輪非獨立懸架會在這些顛簸路段有不好的表現,但后來發現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無論是在前座還是后座,舒適性都是相當不錯,前后座之前沒有像其他非獨立懸架車型那樣出現較大的感受偏差。而車輛后輪對顛簸的處理已經達到了高爾夫7獨立懸架的水平了,對于日常開車的情況完全可以接受。
如果說非獨立懸架車型的表現合乎預期,那么AMG line的懸架表現則是讓我印象深刻。獨立懸架的結構再加上經過AMG調教的運動型減振對中長波路段起伏處理得非常到位,沒有多余的車身晃動,所有動作都一氣呵成,整體感很強,有著大家熟悉的,典型歐洲車的那種“韌性”,給你一種以柔克剛的感覺,非常有質感。即便是在比利時路面這種碎石子路,車內也沒有感覺到什么明顯的細碎振動。而且這還是在沒有選裝自適應減振的情況下實現的。就懸架這一點來說,比現款A級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唯一的缺點就是在遇到路面突然的大坑洞時,懸架的動作就顯得有點生硬,會給車內乘客結結實實的“來一拳”,這種感覺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全新A級也有Eco、Comfort和Sport的駕駛模式選擇。在Eco模式下,起步階段的發動機及變速箱的響應與現款A級的表現類似,整體較為慵懶,總要慢那么半拍,動力需要待起步過后才能跟得上油門踏板的開度。需要進一步習慣后才能掌握特性,這個模式在A級上不太適合在擁堵的大城市里使用。不過Eco模式下的空擋滑行功能標定做得很好,沒有出現別的車型上空擋踩油門后需要反應一段時間才能接合的情況,動力銜接很棒。而Comfort模式則是我覺得最適合城市行車的,不僅車動力響應迅速而且換擋平順。
對于這臺變速箱,我們專門測試過雙離合車型最容易出現頓挫和異響的工況,例如快速剎停前突然給一腳油門、帶油門慢速蠕行以及低擋位之間的帶/無動力升降擋切換。這臺變速箱的表現很出色,不僅在以上工況都沒有出現頓挫,更沒有大眾車型雙離合常見的咔咔咔異響。非要挑刺的話,那在中低速無動力降擋的時候,用撥片強制2-1,才會感覺到車輛有可感知的前后晃動。
擺脫了城市的車流,轉上郊外國道。隨著速度提升到90km/h的時候,后座的乘客能明顯聽到C柱附近傳來的風噪聲。我們查看了C柱附近的外形設計,并沒有特殊突兀的造型,尚且不知這一塊的噪音是從何而來的。
不過在前排,無論是路噪還是風噪的控制都比現款A級有了明顯的改觀。當以100km/h左右的速度巡航時,傳到駕駛座的路噪很小,發動機聲音更是聽不見。眼前所見的豪華內裝再加上前排寧靜環境,給人一種仿佛在開C級甚至E級的錯覺,這種越級的駕駛感覺在緊湊型小車里可以說是無出其右了。
而當我們切換到S模式駛向無限速高速的時候,這臺僅有1.3升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速上的表現相當不錯。在高效率的雙離合變速箱的幫助下,車速很輕松就突破了200km/h,沒感覺到傳統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那種聲嘶力竭的感覺。在這種極高速的行駛過程中,車內前排噪音依然能保持在合理水平,尤其是A柱這一塊,沒有了上一代那突兀的風噪聲。而且S模式下每次升擋,排氣還會傳來輕微的回火聲,進一步渲染駕駛樂趣。
總的來說,全新A級無論是在擁堵的市區還是需要動力的高速上都表現得相當出色。發動機動力響應及時,并沒有因為排量的進一步下降而損失了駕駛性。變速箱能很好的理解駕駛員的意圖,并且通過一些技巧規避雙離合的一些弊端。NVH則是全新A級改良最多的地方了,相比現款是有著明顯的進步。這些突出的優點,讓全新A級成為了緊湊型車市場中的一位佼佼者。
全文總結:
搶先在下一代的寶馬1系以及還遙遙無期的全新奧迪A3之前出現,奔馳全新A級的確給豪華品牌緊湊型車市場樹立了新的標桿。除了長相需要點時間適應以外,無論從機械搭配的成熟度還是設計的原創性都能看見奔馳所下的功夫,完全沒有了現款A級那種拼拼湊湊的感覺。擁有炫目的雙10英寸大屏幕,流暢好玩的人機交互系統,以及全新設計的高級內飾,全新A級是一輛內秀的小車。而在它的基礎上未來還會衍生出下一代的CLA以及B級等前驅車型,這個緊湊型車平臺對于奔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論是坐起來還是開起來,新A級都足夠有說服力。與雷諾日產共享技術的1.3升發動機作為汽油入門動力,響應和動力輸出都令人滿意,搭配工作默契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全新A級是一輛很輕松好開的車。而無論是獨立或是非獨立后懸的A級,底盤調校所反映出來的高級感是這個三叉星品牌應有的水平,且它對路噪及風噪的控制也是十分優秀。只要坐進去并開上一段路,你就會喜歡上全新A級為你營造的那種輕松且精致的駕駛氛圍,感覺像是在駕駛一輛更高級別的奔馳,這也是對這輛小奔的一種褒揚了。
奔馳這次非常干脆地把中國特供的三廂版和原版掀背A級同步國產,可見這個老牌豪華車生產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而它的競爭對手國產奧迪A3還尚無音訊,下一代寶馬1系什么時候國產也還是未知數,奔馳這步棋可謂是先發制人,以全面出擊來占領中國的豪華緊湊型車市場。它舒服好開,且豪華精致,是一輛濃縮了奔馳不少優點的小家伙,國產化后的價格優勢加上那兩塊大屏幕以及奔馳品牌的號召力,它很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爆款”。我可是很看好你哦!(文/圖/攝 汽車之家 陳正一 郭翔)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