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主打家用的緊湊型車,內飾設計一定要耐看且不過時。新一代雷凌(參數|詢價)延續了美版卡羅拉的設計,采用了“極美極簡,沖擊感官”為理念的內飾設計,整個中控臺大到T型區域、小到每一個按鍵,都做了不小的“再創造”,讓空白的地方盡可能的留白,把按鍵操作區域集中在中控屏附近,互不干涉。
內飾顏色方面,新一代雷凌只有頂配車型才標配“黑色+米色”內飾,其余車型標配黑色內飾,但實拍的這臺中配運動版車型就選裝了“黑色+米色”內飾,雙色搭配看起來居家一些,不像純黑內飾那般沉悶。
豐田最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套裝)除了沒有裝備在最低配的進取版上以外,其余車型均實現標配,智行安全套裝包含:PCS預碰撞安全系統(帶前方行人識別)、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帶多種速度區間實現自適應巡航)、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以及AHB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由于這個智行安全套裝不支持選裝,筆者建議那些對主/被動安全配置有要求的消費者考慮一下次低配豪華版及以上車型。
雷凌與師出同門的CH-R相似的地方在于中控屏,這個造型以及內置系統的UI都十分相似。除了,最低配的進取版不配備中控屏幕、科技版配備12.1英寸中控彩色豎屏以外,其余車型均配備9英寸彩色大屏。
豐田為了突出科技版車型與其余車型的不同定位,除了在大屏的尺寸上下功夫以外,還針對原廠導航系統做出了差異化處理;例如只有科技版車型上的12.1英寸大屏才搭載了原廠GPS導航系統,其余車型(低配的進取版無中控屏)上的9英寸大屏都需要通過百度CarLife或者趣駕WeLink手機映射實現導航功能。
關于空調配置方面,新一代雷凌的燃油版車型僅科技版和尊享版配備自動空調,其余車型均為手動空調,而PM2.5空氣過濾裝置則是全系標配。有意思的是,非科技版車型的空調面板和按鍵與全新凱美瑞有著相似的風格,用的都是一些小按鍵,看著挺精致的,喜歡盲操作的用戶就需要看準摸準來按了,不然容易按錯。
新一代雷凌的全系標準配置包含:LED遠/近光燈燈、LED日間行車燈、自動頭燈、方向盤四向調節、四門車窗一鍵升降、發動機啟停系統、V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車聯網、電子手剎、自動駐車、上坡輔助、胎壓監測、車內PM2.5過濾裝置、全車8氣囊等;蛟S這樣寫不夠直觀,筆者為大家列舉一下同級別直接競爭對手——全新一代軒逸的配置:全系腳剎、全系不配備定速巡航、全系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全系鹵素后尾燈...
● 安全配置領先同級車型
網上不少人在說“TNGA架構主動安全良心”、“TNGA架構被動安全厚道”等等的話,何以見得?這里就拿安全氣囊說事吧,誕生于TNGA架構之上的CH-R全系標配10個氣囊,到了雷凌這兒也不差,全系標配8個氣囊(包含副駕駛席的坐墊內氣囊),可以說新一代雷凌的被動安全配置處于同級領先水平。
新一代雷凌的后排配置延續了老款車型的“一貫作風”,僅頂配車型配備后座空調出風口和USB充電接口,其余車型的后座依舊減配了空調出風口和充電接口;對于一輛堪稱“標桿”的家用車,筆者認為后座空調出風口還是很有用的。
● 車內空間夠用,方向盤為四向調節
作為大部分消費者購置家用車意向的“A選項”,雷凌的加速性能可以不拔尖,但是車內空間一定不能讓人失望,以身高1.72米的體驗者為例,把駕駛席座椅的椅墊調至最低,并且調節好適合的駕駛坐姿,此時拳頭還有一圈空間,表現符合要求。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體驗者來到后排座椅上,頭部剩余四指空間,腿部則有一拳四指空間,符合一臺緊湊型車的表現。但是,這一代雷凌的后排座椅頭枕有一個硬傷,除了用“仿皮+織物”座椅的頂配車型,它兩側得頭枕是可調節以外,其余車型后排座椅的三個頭枕都是固定式并且不可調節,這導致后排乘客的長途乘坐舒適性有所降低;作為參考,全新一代軒逸的后排左右兩側也是固定的,但是后排中間座位的頭枕是可調節的,雷凌在頭枕配置這方面不及全新一代軒逸。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版車型和雙擎版車型的后排座椅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新款雙擎版車型把電池挪到了后排座椅下方,所以雙擎版的后排座椅坐墊要單薄一些,舒適性不如我們這臺燃油運動版車型。
新一代雷凌的車內空間處于該級別車型的中上水平,整體乘坐空間表現夠用,儲物空間也令人滿意,座椅的舒適度適中,坐墊長度也足夠長,能夠承托住大腿。
至于后備廂的裝載能力,雷凌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況下,能夠放得下20英寸、24英寸、28英寸三個行李箱,并且剩余的空間大概還能多放得下一個20英寸行李箱;這樣的后備廂空間表現足以應付日常出行,若要臨時應急還能夠按4/6比例放倒后排座椅來拓展空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