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盤轉向及剎車
不要指望現代家用車的轉向能提供任何路感。不過影豹方向盤的回正力度倒是比較漸進、隨速增益效果明顯,并且也有一定的阻尼感。轉向比不大,配合表現不錯的底盤,在山路上的表現靈活而帶感,也能給駕駛員足夠的信心去嘗試繼續提高過彎速度。
影豹的底盤機械素質挺高的。首先車身剛性很強,底盤穩態極限比較高(但輪胎拉胯)。所以在快節奏駕駛時能提供靈敏而穩定的動態表現。給駕駛員充足的信心去突破輪胎抓地極限,并且在后輪突破極限后也相當容易救車,不足之處只在于輪胎抓地力偏低,車尾會較早失去抓地力。如果換成性能更強的輪胎之后,影豹在高速彎的操控表現還會更上一層。
底盤濾振性表現一般,廠家應該是希望提供像運動車一樣的豐富路感,但受成本限制,路感是有了,但碎振也比較多,公路巡航是會覺得偏硬,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然而在駛過減速帶、凹陷的井蓋等劇烈顛簸時,懸架的吸收能力倒是不錯,雖然能感覺得懸架運動對車身造成的拉拽感,但底盤整體性比較強。
● 剎車測試
有一說一,剎車踏板在日常駕駛中的腳感不錯,前段制動力釋放比較積極但并不賊,懸架對于車身的支撐也不錯,全力剎車車內也不會有俯沖感,不過這四條舒適、靜音取向的輪胎抓地力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剎車成績,最終10次平均41.58米。而且隨著測試次數的增加,剎車距離也有增長的趨勢,在第五次停下時便已經出現了冒煙的情況,我想這跟剎車卡鉗罩不無關系。
在使用PS4輪胎后,測試成績為40.55米,相比原廠輪胎的平均距離縮短了了1米多。關于這套輪胎,我的建議是有條件盡量選,因為它在日常舒適性沒有降低的前提下提升了抓地力,無論對于操控還是安全性都是有益處的。
● 噪音測試
噪音應該算是影豹的一個短板,即便不打開排氣閥門,車內的排氣聲也要比一般家用車稍大一些,最主要的噪音來源是底盤,尤其是在高速路的大顆粒柏油上,那胎噪可以說是很大了,此時用正常音量聽音樂,很多低音乃至中音細節已經聽不到了。
● 繞樁及麋鹿測試
繞樁中,能夠感覺出影豹的轉向比很小,且車尾的跟隨性不錯,所以在快速繞樁時給駕駛者的信心很足,懸架對側傾抑制到位。還是由于四條輪胎抓地力偏低的問題,在后輪慣性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會較早失去抓地力,出現大幅度的轉向過度,不過電子穩定系統的介入倒是十分積極。
影豹有著和AMG A 35、A 45很像的方向盤設計和連屏布局,雙邊共四出排氣加上可開啟閥門能給人很強的戰斗欲。1.5L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了這個級別很少見的水中冷散熱器,講真成本不低。在麋鹿測試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底盤操控非常不錯,重心轉移時減振器可以做到很好地吸收,車尾的設定偏向運動型車,處于似滑非滑的狀態,循跡性非常好,我非常喜歡。也許有人開完會吐槽這輛車ESC的標定,但我想說它的定位就是運動型車,所以工程師在標定ESC時就將更多掌控權交給了駕駛員,實不相瞞寶馬3系、高爾夫GTI等車型也都是這樣的標定邏輯。這次我們在更換了選裝的米其林PS4輪胎后再次進行了測試,在這雙好鞋的幫助下,車輛的指向性變得更好,起初我認為底盤循跡性會變差,但沒想到在輪胎抓地力較大的前提下車輛依舊可以保持很好的循跡性,這讓我興奮不已,我覺得中國運動車型需要這樣的底盤調校。但變速箱的換擋邏輯真的要吐槽,希望后續工程師可以優化一下變速箱程序,讓這輛車成為真正的運動車款。良好的底盤表現讓我更加期待能在賽道體驗一下關掉ESP后彎道中極限操控的樣子。最終原廠輪胎通過速度70.5km/h;選裝米其林PS4輪胎通過速度為73.4km/h。
● 發動機功率測試
功率測試數據 | ||||
銘牌凈功率 | 實測凈功率 | 發動機能力達成率 | 實測輪上功率 | 輪上傳遞效率 |
177馬力 | 172馬力 | 97% | 132馬力 | 77% |
這臺1.5T發動機官方給出的最大功率為177Ps,扭矩270N·m。實測中變速箱在5240rpm強制升擋,沒有到達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轉速5500rpm,此時測得到發動機最大功率167Ps,通過ISO1585校正后為172Ps,比官方功率只低5Ps。測得其輪邊功率為132Ps,得到輪邊傳遞效率約為77%,而最大扭矩為273.1N·m,在3910rpm時產生。
● 總結
影豹在緊湊型車中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在其它車型都專注于大空間和高配置時,它把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運動付諸了實踐。盡管變速箱仍可算是一大遺憾,但是從其它方面來看,你能夠確定他們是想要造一輛運動型車,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還不夠完善,而并不是僅想造一輛披著運動外觀的買菜車。而且話說回來,如果用它的售價來衡量你所得到的和沒得到的,那么它的不足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盡管根據以往的經驗,在以家用車為主導的級別打運動牌,其結果很可能是叫好不叫座,但是影豹還是給了年輕人一種新的可能,這在同質化愈發嚴重的今天是難能可貴的。而且根據現有的消息,后期影豹可能還會有動力更強2.0T和混動版本出現,也希望它能夠不斷完善自己并堅守自己的路,即便前路可能布滿荊棘。(文/圖/攝 汽車之家 王澤石 陶懞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