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格這臺代號為L15C9的1.5T發動機有著不小潛力,最大扭矩的輸出區間在1700-4500rpm之間,扭矩輸出平臺較為寬泛,這也是黃司機認為型格在賽道中動力響應、提速直接的重要原因。
黃司機認為型格這樣一臺家用車,在應對這種高速通過較大起伏路況時,整個表現出乎意料的好,在拋跳的時候懸架系統能拉得住車身,回落時也沒出現彈簧觸底的情況,唯一可以挑剔的是那張包裹性一般的座椅以及三點式的安全帶沒能將駕駛員牢牢固定住。
由于是用的S擋來跑賽道,因此出彎后的轉速得以保持,兩千多轉正好處于最大扭矩的輸出區間內,這讓型格在出彎時能有著更為暢快的提速。
T11對于型格而言,完全沒難度,全油門過就行,值得一提的是,這臺代號為L15C9的1.5T發動機在6000rpm的時候能迸發出最大馬力182Ps,在S擋模式下,福崗賽道的大直道正好夠時間給型格去拉升到6000rpm,濕地情況下型格的尾速也能輕松超過110km/h。
不得不說,型格作為一臺原廠車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是值回票價了,本文正是寫給普通車主參考的,至于那些硬核的型格手動擋玩家,也沒落下您,汽車之家HRT車隊已經改裝了一臺型格,我的同事也從提車改裝到征戰2022 CEC中國汽車耐力錦標賽,全程圖文視頻記錄,鏈接都給您找來了,各位型格的硬核玩家動動手指頭就能一鍵跳轉。
本期文章結合每個彎道來聊型格的動態表現,顯然能讓大家更清楚型格的性格,這也是賽道里面彎道的意義,同時也達到了我們拿型格下賽道的目的。而令我們意外的是型格日常開起來給人偏硬的懸架感受,卻在賽道中表現出軟的一面,高速劈彎時的側向支撐還有提升空間,但回頭想想,這可是一臺家用車啊,所以這談不上缺點。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這套CVT變速箱上,盡管官方宣稱它用了“G-Design Shift”控制技術,但實際上它在全油門加速時仍表現出線性的輸出,缺少些升降擋時轉速變化的節奏感,而我不得不承認的是,賽道中這樣的設定會讓車輛稍顯無趣,但日常駕駛的話其實是加分項,一上手就能給人較好的駕乘平順性和舒適性。
● 長測油耗統計:
自第九期長測更新至今,它的行駛里程超過9401公里,這段時間我為它加了兩次油,分別是表格里的“第18-19次加油”。經計算得出,目前它的長測平均油耗值為7.0L/100km,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型格在賽道駕駛了小半天時間,頻繁地S擋全油門和大力制動使得油耗有所上升,當時表顯去到15個油,但平均到一箱油下來整個油耗其實還是能接受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平均油耗是在常規駕駛模式下測試出來的,沒有使用ECON模式。此外,考慮到本次長期測試絕大部分時間我都會用常規模式駕駛,因此長測油耗也是針對這個駕駛模式統計的,如有特殊情況,我會加以說明。
第一次開著車身這么低矮的轎車進無人值守智能立體停車庫,當時專門咨詢了旁邊維持秩序的安保人員,他們認為進得去我也就放心不少,全程也沒蹭到底盤,咱就當為各位型格車友試試水了,不刮底盤,放心進。
● 總結:
1.5T+CVT的型格在賽道中還是能給人暢快淋漓的駕駛感覺,動力的輸出始終保持線性的狀態,但在劈彎時對發動機轉速的保持以及可玩性仍然不及手動變速箱好。好在過彎的時候,車頭的指向性精準,采用電動助力的方向盤轉動阻尼調校的并不生硬,可以稱得上是“指哪兒打哪兒”,與輕巧的車身搭配顯得靈活、敏捷,但車頭較重這個問題在賽道中則被放大了數倍,尤其是遇到濕滑的賽道,感受更加明顯。總而言之,廣汽本田的型格依舊傳承了前輩“硬地瓜”的一些運動基因,還是那個精神小伙,比如在2023年的今天您還能以較低的價格(官方指導價12.99萬元)買到一臺可玩性/性價比都足夠高的6MT緊湊型車,至于那有型有格的外觀內飾造型,用本田粉絲的話說就是“買發動機送的”。(文/圖/攝:汽車之家 鐘煒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