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平順操控不差
響應速度快,出力順暢是電動車的特點,大部分電動車還會在深踩動力踏板時帶來一個非常有沖擊力的加速感,但這輛問界M7(參數|詢價)不是這樣,動力的變化會非常線性,即便是開足馬力,動力的增長也是一個線性的過程,沒有任何突兀感。
在輔助駕駛的功能上,問界M7的配置也比較豐富,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變道輔助等功能都有配備,不過個別功能的啟動與關閉需要多層級操作,需要一些學習成本,在易上手度上不太友好。
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并不直接參與驅動車輛,功率和扭矩的數值也基本不會體現在加速感受上。在增程器介入前后,駕駛者可以通過車內的振動和噪音感受到,不過這種振動和噪音僅僅是電動車和燃油車之間的區別而已,并不會讓人覺得有什么不適。
還記得問界M5發布會上余承東說過什么嗎?麥弗遜是低成本的低端懸架(問界M5前輪使用雙叉臂懸架),看來問界M7在余總那里并不是什么高端產品。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在中大型SUV中也確實是非常普及的配置,至于圖片中銀色的下控制臂,我鑒定過了,確實是鋁的。
因為后橋電動機的尺寸比較大,兩側留給懸架下控制臂的空間有限,所以懸架的行程受到了一定限制,整體的減振器標定就需要更有支撐性一些,在振動吸收的能力上會相對比較弱,特別是對于路面細碎振動的吸收。不過問界M7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選擇了一套胎壁比較軟的輪胎,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整套底盤的標定確實有些偏硬,但對于路面細碎振動的吸收能力并不算差。
在駕駛體驗上,這輛問界M7確實比我預期的要好一些,車身的響應速度和底盤的貼地感都不差,雖然在濾振能力上受限于車身結構的原因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底盤工程師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彌補,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我認為這輛兩驅的問界M7在駕駛感受層面能夠襯得上它超過30萬元的售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