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
長期以來,汽車廠商對汽車零配件和維修技術信息實行指定經銷商授權經營,影響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多數自主經營的維修商戶無法獲取專業維修技術,也無法從正規渠道取得原廠零配件經營銷售,這實際上是汽車行業“被合法化”的技術壟斷,限制了消費的選擇權甚至增加消費者的額外開支。此外,“3·15”也曾曝光過4S店維修不當、維修不徹底、過度維修等諸多問題,由于4S店長期處于行業壟斷地位,如果沒有法規限制,不利于汽車維修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镀嚲S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由交通運輸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要求從2016年1月1日起,汽車維修技術信息須無差別無延遲公開。
辦法內容:國家推行汽車維修技術信息透明公開化的制度,有助于打破行業技術壟斷,真正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制度實施的時間表如下:
一、各汽車生產者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向交通運輸部備案其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的有關信息。
二、對于“新定型”車型的規定。汽車生產者自2016年1月1日起,對于取得CCC認證的乘用車和客車,要在車型上市之日起6個月內公開維修技術信息;自2017年1月1日起,對于取得CCC認證的貨車和半掛牽引車,要在車型上市之日起6個月內公開維修技術信息。對于“老車型”的規定。汽車生產者要在2017年1月1日前,公開2008年7月1日后取得CCC認證并上市銷售的乘用車和客車的維修技術信息,同時公開2015年1月1日后取得CCC認證并上市銷售的貨車和半掛牽引車的維修技術信息。
三、截至2016年12月31日前,單一車型累計銷售量未達到1000輛(不含)的乘用車,以及單一車型累計銷售量未達到200輛(不含)的客車、貨車、半掛牽引車,可以向交通運輸部申請不上網公開相關車型維修技術信息,但應以紙質文件、數據光盤等媒介形式公開,并以公眾便于知曉的方式公布索取方式。
影響:未來政策若能落到實處,將撼動廠商和4S店的壟斷地位,有利于更多符合資質的汽修企業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購車市場和后市場之間的通道一旦被打通,消費者的選擇權更多,使得新車的保養維修更加便捷,同時還可能會節約用車成本,杜絕市場上假冒偽劣零配件的濫用現狀。假如你買的車在本地沒有4S店,那這個政策推出之后,你的車可能在家門口就能維修了;有網友就曾遇到前些年購買的進口歐寶車現在面臨無法通過正規售后服務渠道維修保養的問題。另外,如果未來能將原廠零配件引入電商銷售,可以直接跳過多重中間商加價環節,最終使消費者享受實惠。
相關閱讀:
八部委:汽車維修技術信息須無延遲公開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510/88011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自2012年元旦施行以來已有三個年頭,為進一步規范車船稅管理,提高車船稅管理水平,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新的車船稅管理規程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規程第四章對稅務機關、保險機構、代征單位辦理減免退稅工作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對納稅人因質量原因退貨,已完稅車輛被盜搶、報廢、滅失等情形而申請退稅的要求,應當予以辦理。
規程內容:規程中指出,已經繳納車船稅的車船,因質量原因,車船被退回生產企業或者經銷商的,納稅人可以向納稅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自退貨月份起至該納稅年度終了期間的稅款,退貨月份以退貨發票所載日期的當月為準。
此外,已完稅車輛被盜搶、報廢、滅失而申請車船稅退稅的,由納稅人納稅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而對不屬于車船稅征稅范圍的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應當積極獲取車輛的相關信息予以判斷,對其征收了車船稅的應當及時予以退稅。
影響:新規程的施行有助于購買到問題車輛的消費者挽回部分損失,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督促各地各級稅收、保險、代收等相關單位在處理消費者退稅要求時積極予以配合。規程在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方面也給予了明確的政策支持。
相關閱讀:
標準更嚴格 新版車船稅減免政策公布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505/873680.html
■ 第四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
政策內容: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了我國汽車節能標準的整體目標,要求2020年當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5.0 L/100km。目前,第四階段的GB 19578-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2014《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已于2014年12月22日正式發布,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要求汽車生產企業2016年平均燃料消耗標準需滿足6.7L/100km。
新標準對汽車生產者來說不是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況來看,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7家未達標,進口車企中則有11家未能達標,其中不乏一汽集團、上汽通用等大型車企。
限制評價方法針對節省能耗的產品有適當程度的鼓勵機制,允許在計算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時依據可量化評價的原則,根據其節能效果相應減少車型燃料消耗量;適度放松運輸效率較高的車輛燃料消耗量要求;并對整車整備質量不超過1090kg且具有三排及以上座椅的車輛給予額外的優惠。
影響:從整體看,政策的推出對車企的轉型和新技術研發起到倒逼作用,自2015年起到2020年,工信部為當年生產乘用車設立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面對越來越嚴苛的平均燃料消耗標準,采用更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加快新能源技術研發是所有車企不得不考慮的發展方向。
相關閱讀:
實現零排放 2050年德國等地停售燃油車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512/88263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