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
車內空間表現中規中矩
在我們試乘中,身高為178cm的體驗者在前排調整好座位后,他的頭部空間剩余兩指左右;保持前排位置不變,當體驗者乘坐后排時,其頭部空間剩余一指,腿部空間則是兩拳左右。不過,由于該車后排中間位置并沒有設置頭枕,再加上中間腳下凸起的情況以及縱向空間來看,這個位置更適合體型較小的女性來乘坐。
● 試駕
秦Pro燃油版
對于秦Pro燃油版的試駕中(由于此前測試車輛為試裝版本,僅供參考),試駕編輯張可認為這款車認為這款車雖然配備的是雙離合變速箱,但是該車起步時離合器的結合速度和平順性都是很不錯。沒有突然結合帶來的動力突兀以及頓挫,堵車道路低速跟車的時候在低擋位也并沒有抖動感傳進車內。并且表示,在進行多次的停車和起步試驗中,也只有很偶爾的情況下出現輕微的一下不利落,這種感覺不是頓挫,而是離合器結合慢一拍,導致轉速忽高一下。
同時,該車的轉向手感偏輕,這也是多數家用定位的車型所選擇的調校方向,沒特點也沒有硬傷,容易上手和掌握節奏。懸架為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常見組合,舒適程度符合這個價位應有的水平,整體來說還不錯,挺稱職的表現。
秦Pro DM版
對于比亞迪秦Pro DM版本車型的試駕中,這款車給編輯帶來了很多驚喜,試駕的編輯張可表示該車的駕駛感受方面跟汽油版還是有較大差別的,首先在滿電狀態下車內的靜謐性尤為的好。由于沒有了發動機的噪音,底盤傳上來的噪音也有明顯的減少,米其林的輪胎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純電狀態下,與其他成熟的電動車一樣,動力的響應非常好,加速沒有延遲而且足夠迅速。
此外,該車增加了BSG發電機,發動機介入時幾乎是沒有感覺的,這點相比之前的產品是有明顯進步的,不會再有動力銜接不上或者太過于突兀的情況。最后我們試駕編輯表示,秦Pro DM版本車型在純電和混動模式下都有著比較高的品質感,除了噪音小以外,后懸架結構與汽油車不同,采用多連桿獨立懸架,另外行駛中底盤帶來了汽油版車型所沒有的厚重、敦實感,加上純電時靜謐的環境,這二者讓這臺秦Pro DM版更像是一款20多萬的中型車的質感,確實有跨級的意思。
● 新車背景
『2012款比亞迪秦』
比亞迪秦于2013年12月正式上市銷售,由于該車是國內首款采用朝代命名的車輛,并搭載了比亞迪第二代雙;靹蛹夹g,推出之后便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同時隨著國家政策對于新能源車的傾斜,比亞迪官方為了積極響應市場,在2016年3月推出了比亞迪秦EV車型。這么看來,比亞迪能夠針對產品線進行適時豐富,展示了其對新能源市場的重視,以及對消費者負責的一種態度。
『比亞迪秦Pro』
隨著近年來購車者的低齡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于車輛顏值以及品質等方面的要求愈加苛刻。再加上緊湊型車領域競品車型的推陳出新,讓老款比亞迪秦的產品力逐漸衰退。不過在今年北京車展上,擁有全新設計的秦Pro一經亮相就引來無數消費者的目光,可以說這是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Wolfgang Egger)加入比亞迪之后的又一力作。
● 競爭對手
『配圖為長安逸動;長安逸動EV』
『配圖為榮威i6;榮威ei6』
由于此次上市的秦Pro共推出了多種動力版本車型,細觀整個市場,能夠與其直接競爭的對手應該是來自長安汽車的逸動以及上汽榮威的i6等車型。相比于競品車型,比亞迪秦Pro的產品新鮮度還是很高的,無論是外觀和內飾設計,都能引起準備購車的消費者關注,其較高的智能科技配置也是一個殺手锏。而在新能源領域中,比亞迪技術積累則是其最主要的背書,所以其相對成熟的混動系統以及純電系統也會讓更多消費者安心。
● 全文總結
秦Pro通過全新的設計語言以及多種動力選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同時,隨著近兩年各家車企逐漸開始在智能互聯領域上面加大投入,比亞迪也及時響應市場進行產品研發、配備。希望新車能夠憑借豐富的科技配置讓其在緊湊型車領域得到更領先的位置?偟膩碚f,老款秦的綜合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如今隨著秦Pro的推出,讓其整體產品力得到全新的提升,我們也有理由期待新車取得更好的成績,F在它的價格也來了,那么您覺得它的性價比怎么樣呢?(文/汽車之家 周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