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廣汽日野完成股權調整,中方團隊占主導,發布電動重卡新車
1. 日野曾想憑高端商用車打開市場,但因架構困局,銷量反響平平 2. 未來新能源商用車上升空間很大 |
11月26日,廣汽日野發布了一款電動重卡產品T9,這款產品將于2025年上市,售價暫未公布。廣汽日野總經理張志勇稱,價格上會有“更新的驚喜”。
兩個月前,廣汽日野完成股比調整,廣汽集團獲得絕對控股地位,加大力度對商用車板塊進行調整布局,推動廣汽日野加速向新能源轉型。
拓展閱讀:
1. 廣汽日野生產的重卡車型是當前廣汽在商用車領域的主要產品
a. 廣汽集團的產品以乘用車為主,商用車銷量占比微乎其微。2024年前10個月,廣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52.08萬輛,其中商用車僅有461輛。2023年,廣汽集團商用車銷量為560輛。
b. 廣汽日野此前困局和合資公司架構不無關聯。這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中日雙方股東原本各持有一半股份。進入中國市場后,日野試圖以高端商用車打開市場,但反響平平,近年銷量持續下滑。
2. 高端商用車市場很有限
a. “高品質、高價位不接地氣,高端市場規模是有限的!睆V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評論說,如何讓普通司機買得起高品質的商用車,對廣汽來說一直是一個課題。
3. 廣汽日野股權調整到位,本土團隊占主導話語權
a. 2024年1月,廣汽集團公告稱,將對廣汽日野進行股權調整,日野汽車以約3400萬元的價格轉讓部分廣汽日野股權,持股比例由50%降至4.83%。
b. 調整后,廣汽集團持股比例增至89.72%,廣汽日野管理層和核心骨干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其余5.45%的股權。此后,三方股東還將按新股比共同增資近7億元。
c. 廣汽日野此次發布的新能源重卡已換用廣汽車標。
4. 中方股東擴股事宜敲定后,立刻向廣汽日野注入資源
a. 廣汽日野迅速簽下千余輛訂單。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廣汽日野分別與廣汽商貿物流有限公司、廣州好來運物流有限公司、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共計1700輛氫能、純電貨車的合作協議,并獲得首批100輛訂單。
b. 其中廣汽商貿物流有限公司為廣汽集團旗下物流公司,后兩家公司承接廣汽集團的運輸業務。
5. 重卡細分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從4%升至今年10月的12%,上升空間很大
a. 10月國內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升至24.4%,正處于快速崛起的關鍵階段。張志勇補充稱,在重卡細分市場,2023年新能源滲透率還僅有4%,2024年前10個月急速上升至12%,預計未來幾年將是快速增長的窗口期。
b. 廣汽已實現從礦產資源到充電樁的新能源全產業鏈布局,自研自產的電池、原材料保證等要素,能夠為新能源商用車提供成本支撐。
c. 受限于電池續航能力,新能源重卡主要應用于煤炭、砂石、鋼廠、港口等場景。這些應用場景以標載運輸為主,單臺重卡每日運行里程在300公里以下,且車速不高,期間還可能面臨裝卸貨和補能排隊時間長等問題。
d. 目前市面上的“油改電”重卡普遍存在自重大、耗電高,以及高重心影響安全等使用痛點,而T9是針對上述場景正向研發的新能源產品。
6. 廣汽集團退出大巴公司:廣汽比亞迪
a. 除了廣汽日野的重卡車型,廣汽商用車產品原本還包含聯營公司廣汽比亞迪的新能源大巴。最近數年,廣汽比亞迪在廣汽集團整體策略中逐漸淡出。
b. 2024年9月,廣汽集團在廣汽比亞迪持有的49%股權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底價約為1.04億元。
c. 在工信部9月公布的第38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信息中,廣汽比亞迪自行申請了汽車生產資質注銷。
d. 工商信息顯示,廣汽比亞迪已于11月完成股東變更,如今是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比亞迪此舉或是為了在廣州電動大巴淘換過程中換取商業機會
短評:
股權調整、增資擴股后,本土團隊占據了主導話語權,為廣汽日野本地化靈活開發新能源產品奠定了基礎。廣汽集團目前暫無重回大巴車市場的規劃。在新能源公交領域,廣汽集團將主要推廣祺跡汽車的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產品。祺跡汽車是廣汽集團孵化出的科技企業,輕型智能新能源商用車是其主營業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