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動態 正文

汽車行業周報-2025年第4周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3. 特朗普取消電動汽車鼓勵政策或電動車補貼,中國企業或有機會進入

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月20日,剛剛宣誓就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釋放美國能源潛力的行政命令,披露上述信息。美國將取消“電動汽車強制規定”,消費者可自由選擇購買何種汽車。

拓展閱讀:

1. 美國并沒有和歐盟類似的“強制性”的電動汽車政策

a. 2021年8月,美國前總統拜登簽署了《加強美國在清潔汽車和卡車方面的領導地位》的行政令。這份行政令提出,到2030年,美國銷售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將有一半是零排放汽車。行政令還要求環境保護局借鑒加州經驗,依據《清潔空氣法案》制定新的燃油車限制標準。

b. 拜登簽署的行政令并沒有強制執行。

2. 特朗普撤銷電動車優待政策、計劃取消補貼

a. 特朗普宣布撤銷《加強美國在清潔汽車和卡車方面的領導地位》的行政令,反映出新一屆美國政府對待汽車業轉型的態度。

b. 特朗普還計劃終止一系列“綠色新政”,例如暫停通過《通脹削減法案》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的資金補助,考慮取消偏袒電動汽車的不公平補貼和其他市場扭曲措施。

3. 稅收抵免一直是美國電動汽車銷售的關鍵驅動力

a. Cox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激勵措施占平均交易價格的12%以上,而全行業平均水平約為7%。這幫助推動電動汽車在美國汽車總銷售中的市場份額在最近一個季度升至9%,創歷史新高。

4. 全球電動車銷量大多數依賴政府補貼

a.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Hunt Allcott、Reigner Kane、Max Maydanchik、Joseph Shapiro和Felix Tintelnot的研究,如果沒有這些稅收抵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下降27%。

b. 德國、瑞典和新西蘭終止電動汽車補貼的舉措導致了銷售的急劇放緩。

5. 新一屆美國政府對待汽車業轉型的態度改變

a. 特朗普沒有像拜登一樣把加州視為標桿。美國加州是鼓勵電動汽車的先行者,該州已經宣布,到2035年州內只允許銷售零排放汽車。

b. 拜登政府曾督促環境保護局協調其他州盡可能向加州看齊。美國聯邦政府之前也制定了面向2027年至2035年更加嚴格的排放和燃油經濟性標準,料將抬高美國的燃油車成本,制約燃油車發展。

6. 拜登《通脹削減法案》鼓勵電動車發展

a. 《通脹削減法案》由拜登在2022年8月簽署通過。該法案鼓勵電動汽車發展,具體措施包括為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輛的稅收抵免優惠,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

b. 特朗普要求,在90天內審查《通脹削減法案》中的資金支出,確保其中條款和資金支出符合“取消電動汽車強制規定”要求。

7. 《通脹削減法案》也導致美國電動車成本居高不下

a. 由于《通脹削減法案》相關條款將中國電池和原材料供應商排除在外,美國電動汽車的生產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8. 美國電動車銷量增速遠不及中國,2025新能源占比預計才25%

a. 美國充電基礎設施并不完善,近兩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并不迅猛。

b. 據市場報告凱利藍皮書數據,2024年美國共銷售新車近160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30.2萬輛,同比增長7.2%。

c. 另一家機構Motor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共售出超過32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190萬輛為混合動力汽車,130萬輛為純電動汽車。燃油車銷量占比跌至79.8%。

d. 凱利藍皮書母公司Cox Automotive預計,2025年美國新車銷量將緩慢增長至16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有望達到25%。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10%,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比將達15%。

汽車之家

9. 特朗普取消電動汽車鼓勵政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尚不明確

a. 拜登政府早已將中國企業定義為外國敏感實體,美國車企如果使用中國企業電池組件和原材料,將無法獲得稅收抵免優惠。

b. 此外拜登政府也已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分別加征100%和25%的關稅,并且禁止中國網聯汽車和相關軟硬件進入美國。

10. 發達市場電動車增長已放緩,內燃機重回主流

a. 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發達經濟體的電動汽車銷售增長已經放緩,全球近30%的電動汽車車主可能會重新轉向汽油車。

b. 豐田正在推遲在美國制造電動汽車的開始日期,沃爾沃已經放棄了到2030年只生產全電動汽車的目標。與此同時,大眾汽車計劃在德國關閉至少三家工廠,其電動汽車銷售在最近一個季度繼續下降。

11. 中國汽車產業鏈公司或有機會進入美國

a. 特朗普如果取消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優惠,并允許中國企業在美投資,中國汽車、電池及原材料企業有望重新獲得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短評:

政府資金在引導消費者轉向電動汽車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隨著早期采用者的需求趨于平穩,主流消費者仍然對相對較新的技術和不足的充電基礎設施持謹慎態度,汽車制造商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補貼。如果特朗普突然改變方針,整個行業的電動汽車轉型都將受到威脅。

向編輯吳沛哲提問
共6頁<>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