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雙方在一汽總部所在地長春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汽車央企中國一汽與新勢力車企零跑汽車計劃合作研發新能源乘用車,雙方還將進一步探討資本合作可能性。
3月3日晚,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在個人社交媒體:“十多次的長春之行,終于迎來今天的牽手!
拓展閱讀:
1. 一汽和零跑汽車的合作由來已久,這次合作上升至集團層面
a. 2020年5月,一汽轎車與零跑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在智能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和生產應用方面展開合作。但此后,雙方均未披露后續進展。
b. 2023年7月,零跑汽車發布“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透露可能以多種形式對外進行輸出技術。當時市場傳出消息,零跑汽車可能向一汽大眾-捷達提供平臺技術授權,雙方均未回應上述傳言。
c. 此次雙方合作從一汽轎車上升為集團層面。一汽集團旗下擁有多個品牌,尚不清楚此次合作將圍繞哪些子品牌展開。
2. 主管部門鼓勵汽車央企在行業內開展投資整合
a. 管部門鼓勵汽車央企在行業內開展投資整合,造車新勢力可能是央企投資方向之一。
b.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一名專家告訴財新,行業主管部門、國資車企主管部門都有意向鼓勵業內合作,部分造車新勢力有一些獨到優勢,是合作的重點對象。
3. 另外2家央企都沒有一汽集團的“好運氣”
a. 東風集團前身是第二汽車制造廠,由一汽集團援建,兩家企業血脈相連,從各個維度看都像是同胞兄弟。
b. 東風集團主要合資企業是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和神龍汽車。這些企業也曾經叱咤風云,神龍汽車的富康車型曾與上汽大眾桑塔納、一汽—大眾捷達并稱“老三樣”。
c. 長安汽車狀況與一汽集團截然不同,旗下合資企業的市場地位一直較為弱勢,原合作方之一的日本鈴木已經在2018年退出中國。無論銷量還是利潤,另外兩家乘用車合資公司即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都無法帶來太多正向貢獻。
短評:
以一汽為代表的汽車央企長期依賴合資品牌貢獻銷量,自主品牌的歷史業績乏力。近年,中國車市快速向新能源轉型,合資車企沒有及時跟進市場變化,調整速度遠不及國內汽車自主品牌,中方股東也受到拖累。目前,包含一汽在內的汽車央企均在以自主品牌為重心向新能源轉型。中國一汽已宣布“All in新能源”戰略轉型,多種形式的投資合作將成為重要手段。主管部門鼓勵汽車央企在行業內開展投資整合,造車新勢力成為央企投資方向之一,實現資源互補,取長補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