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凸輪軸制造工藝
不同于EA113機型的凸輪軸采用了整體式鑄造方式以及鑄鐵材質,1.4TSI引擎無論在凸輪軸的制造工藝以及材料選用上,都具有了顯著的改進。
1.4TSI采用了裝配式凸輪軸
特點鮮明的裝配式制造工藝,將1.4TSI凸輪軸的凸輪與主軸頸實現了分離加工,其中,加工完成的凸輪內壁具有攻絲后的螺紋,而鋼管外壁則具有花鍵預裝,裝配時,采用“外凸輪加熱,內主軸頸冷卻”的熱套法完成,恢復常溫后,依靠匹配的螺紋和花鍵實現緊固,而工藝方法不僅可以消除裝配的過盈應力,同時能夠在短暫時間內完成聯接,并在軸向尺寸和角度位置方面保持很高的精度。
“空心軸”設計大幅度減輕了凸輪軸的重量
而正是得益于裝配式凸輪軸更為簡易的制造工藝,在凸輪軸的材質上,1.4TSI也實現了質量更輕的“鋼材”選用。而針對1.4TSI采用了強度更高的鋼制凸輪軸,大眾還做出了“空心軸”的相應改進,大幅度減輕了凸輪軸的重量,減小了其運動慣性,為提升進排氣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進排氣門驅動裝置“滾子搖臂”
1.4TSI引擎配氣機構中的滾子搖臂
相信熟悉捷達的朋友,對于其1.6 RSH發動機一定不會陌生,其中,RSH實為德語Rollen Schlepphebel的縮寫,代表的含義正是“滾子搖臂”技術,而這項隸屬于氣門總成,并用于實現凸輪軸間接驅動進排氣門的裝置,則同樣應用于我們此次拆解的1.4TSI引擎之上,而除卻大眾以外,該項技術也被其他汽車廠商廣泛運用,憑借的便是其頗為先進的技術特點。
1.4TSI發動機氣門總成結構圖
滾子搖臂由一個具有杠桿作用的鋼板型材和一個帶有滾珠軸承的凸輪滾柱組成,其一端被固定在液壓挺柱之上,一端則定位于氣門之上,當凸輪軸通過“滾子”對搖臂施加作用力后,由搖臂完成對進、排氣門的驅動。
而由于凸輪軸不再直接頂壓氣門桿頂端,加之其采用的液壓技術,既可消除凸輪與搖臂之間的間隙,又能通過飛濺油液對凸輪與搖臂接觸的部位加以潤滑,因此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配氣機構的摩擦損失,并使發動機噪聲降低,同時減小了運動慣量,使驅動凸輪軸消耗的發動機功率減少,運行更加平穩、經濟。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