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朝換代”的發起者
與費舍爾一樣,時任通用汽車總裁阿爾弗雷德·斯。ˋlfred P. Sloan)也非常欣賞哈利·厄爾的才華。當時,福特憑借“T”型車,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斯隆迫切希望通用能趕超福特。1927年末,斯隆在通用成立了藝術與色彩工作部,哈利·厄爾被邀請到底特律,擔任新部門的主管。
哈利·厄爾開始面向全美招募人才,到1928年1月,藝術與色彩部已經擁有50位員工。哈利·厄爾的藝術與色彩部門在三十年代對通用汽車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首創了汽車工業中專門從事車身造型和內飾設計的部門。通用汽車的規模此時也急劇擴張,并逐漸成為最為強大的汽車帝國。
斯隆與厄爾在討論中意識到,人們希望擁有更時尚、風格更獨特的汽車。不斷變化的造型會刺激人們經常換車,產生多次的消費。這個理念被后人譽為“有計劃的廢止制度”(planned obsolescence),說白了它就是現在主機廠使用的代代相傳,哈利·厄爾正是將“有計劃的廢止制度”理論付諸實踐的人。
注:“有計劃的廢止制度”(planned obsolescence):在設計新的汽車樣式的時候,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后幾年不斷更換部分設計,使汽車的式樣最少每兩年一小變,三到四年一大變,造成有計劃的樣式老化,促使消費者為追逐新的潮流,而放棄舊式樣的積極的市場促銷方式。
“有計劃的廢止制度”是非常典型的美國市場競爭的產物,對于企業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利益,企業可以僅僅通過造型設計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創造了又一個龐大的市場。盡管這種設計體系遭到環境保護主義者的抨擊,卻已經從三十年代開始在美國的工業界生根,即使是現在似乎也沒有可能把這種體系推翻。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到二戰結束的20年間,是汽車設計向現代化轉變的重要時期,由于經濟不景氣,美國制造商此刻正式認識到空氣動力學在節省燃料方面的重要性。
哈利·厄爾首先意識到流線型的重要性,同時,流線型車身很時尚。例如,使車頭變寬的同時收起以往裸露在外的前大燈,車尾的獨立式行李箱與車尾融為一體,這種設計手法基本奠定了現代三廂轎車雛形,擺脫了早前汽車=馬車的概念。但美國人并不甘心完全屈從于空氣動力學,隨著經濟的好轉,到了40年代,流線型潮流如時裝一樣褪去。
厄爾在通用汽車工作期間,吸納大批才華橫溢的汽車設計師加盟,弗蘭克·荷謝,他與厄爾合作設計了1935款龐蒂亞克,后跳槽至福特,主持設計1955款雷鳥。還有不能被人忘記的比爾·米契爾(Bill Mitchell),他與哈利·厄爾共事到1958年,厄爾將通用副總裁(負責通用汽車設計,向當時通用總裁羅切(James M. Roche)匯報工作)的職位傳給了他。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