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迪A3 g-tron
車輛技術介紹
奧迪A3 g-tron則是一輛雙燃料車型,以汽油和CNG(壓縮天然氣)為燃料,國內已經有很多使用壓縮天然氣的車輛(公交巴士、出租車等),甚至已經有廠商推出了CNG車型,考慮到我國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和天然氣的價格優勢,g-tron也許有希望在國內發揚光大。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也是我們常說的“沼氣”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燒速度快,且以氣態存在,在發動機中燃燒時要比汽油“脾氣”更大,所以,使用CNG燃料不僅要對噴射系統進行改造,還要對發動機進行一系列的強化。A3 g-tron的發動機基于普通版車型的1.4TFSI發動機改造而來,針對天然氣的特性,對氣缸蓋、渦輪增壓器、噴射系統以及催化轉化器都做了專門設計。
雙燃料1.4TFSI發動機可輸出110馬力(81千瓦)的最大功率和200!っ椎姆逯扭矩,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在11秒以內,車輛極速則在190km/h的水平。對于奧迪而言,也許A3 g-tron更多的意義在于環保,而非搶眼的動力數據。
用來儲存壓縮天然氣的氣瓶(注意,即便在高壓下,天然氣仍然是以氣態存在)是A3 g-tron的創新之一,兩個氣瓶被布置于車尾底部,占據原先備胎的空間。每個氣瓶能夠以200bar的高壓各儲存7.2公斤的天然氣。它們采用了輕量化材料制造,由內外三層材料復合而成,內層采用不透氣的聚酰胺材質(尼龍),中層為高強度的碳纖維聚合材料,最外層用來保護氣瓶的外殼采用玻璃纖維聚合材料制成,氣瓶比傳統的鋼瓶輕了70%,兩個氣瓶共減少了54公斤的重量。
供氣系統采用的電子調壓器也是其亮點之一,調壓裝置分兩級將高壓儲存的天然氣減壓到5~9bar的壓力,對于使用CNG的車輛而言,減壓系統直接影響CNG發動機的工作性能,甚至是導致諸多故障的根源,奧迪高精度的電子調壓器則保證了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A3 g-tron除了強化發動機、更換催化轉化裝置并改裝噴射系統之外,因為車尾加入氣瓶的原因,車輛的后懸架改為縱臂扭轉梁懸架,并且出于安全考慮,將高溫的排氣管截止在氣瓶之前,所以我們在車尾看不到排氣管。
我們用短暫的時間簡單體驗了奧迪A3 g-tron,在柏林的城市道路上行駛了6公里左右的一段路程,車內比較顯著的變化就是A3左側儀表盤的水溫表在這里變成了氣瓶天然氣的余量顯示表,行車電腦也對應增加了天然氣模式的“油”耗(氣體消耗,以kg/100km計)及天然氣剩余續航里程、混合續航里程的數據。
A3 g-tron車內并沒有切換燃料來源的控制按鈕,通常情況下,車輛會自動優先使用天然氣燃料,在低溫環境下,車輛會先使用汽油啟動車輛,然后切換至天然氣,當氣瓶內的壓力低于10bar以上(天然氣剩余量小于0.6公斤),A3 g-tron才會將燃料切換成汽油。按照官方的數據,在新歐洲循環工況測試下,A3 g-tron使用天然氣的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消耗量約3.6kg/100km),而后繼續使用汽油可以再走900公里,沒錯,兩者加起來車輛的行駛里程可達1300公里。
從實際駕駛來看,天然氣模式下A3的動力表現和使用汽油時的差別并不明顯,在加速狀態下依然保持著相當的沖勁兒,發動機的振動也抑制的相當到位,坐在車內其實很難察覺到這輛車與普通汽油車的差別。在天然氣模式下,啟停系統也完全能夠正常工作。不過,在交通燈密集的城市中,車輛的燃料消耗似乎要比之前的官方數據高出不少,全程空調的情況下,平均“油”耗顯示天然氣的消耗量是7.9kg/100km,是官方數據的兩倍還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