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懸架細節對比
懸架結構的相同并不代表它們對細節處理保持一致,在前懸架細節方面的對比中,可以看到兩個品牌設計理念的不同。
對于噪聲、振動問題,近些年各大車企都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力圖降低其對于乘坐舒適性的影響。通過近些年工程設計上的改變,汽車的整體噪音大大下降,由此單個部位的噪音、振動問題就凸現出來。從噪聲傳播角度看,空氣噪聲與固體聲在根本上是不同的,但都可以通過橡膠與金屬元件來解決。在前懸架細節對比中,可以看到全新思鉑睿與阿特茲在連接位置廣泛使用了橡膠與金屬元件組合而成的襯套。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簡稱EPS or EPAS) )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才逐漸應用到量產車上的轉向技術,與液壓助力系統一樣,仍然是基于齒輪齒條式轉向機構而來,只不過助力機構由復雜的液壓機構變成了依靠電動機產生助力的系統。
電動助力轉向相比機械液壓助力、電子液壓助力耗費發動機動力更小,運行噪音低,不會有液壓泵或電子泵運轉的噪音,在提升舒適性的同時還能拓展出眾多功能,如能夠根據車速傳感器的信息調節助力力度大小,滿足車輛高速和低速行駛時對助力大小的不同需求,響應速度較液壓助力系統更快更直接。
防傾桿是獨立懸架結構中的一個功能部件。當兩側車輪出現相對運動時,防傾桿通過自身的扭轉限制單側懸架的壓縮和拉伸,以此減小車輛在轉向時的車身側傾。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向左打方向時,右側懸架被壓縮,而左側懸架拉伸,此時,防傾桿在兩側懸架的作用下出現扭轉,靠自身剛性向被拉伸的懸架施加向地面的力,以此減小車身側傾并幫助車輪獲得一定的附著力,所以,適當特性的防傾桿還有助于提高車輛的操控極限,換句話說,防傾桿的特性還是要和整車相匹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