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臥薪嘗膽搞創造
● 長安的坎坷原創路
想在短期內見成效僅僅是投資還不行,默默無聞、沒有經驗的設計師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時間太寶貴了。購買海外工作室后,如何消化其設計經驗并轉化為適合自己品牌的設計思路是條漫長的路,從小生活環境、成長經歷與國內截然不同的海外設計師如何準備把握國人喜好這樣的問題也困擾著自主品牌,既然如此,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培養中國設計師的想法也就應運而生。長安選擇的道路便是最后這條艱辛的道路。
從早期的奔奔i、杰勛到悅翔V3、悅翔V5,似乎長安設立在各地的設計中心并沒有帶來一款稱得上成功的作品,這個時期的長安品牌的設計語言還比較模糊,不出錯對于長安而言便是成功。當我們回首這段往事的時候,便會發現,這時的長安人正在積攢能量,準備厚積薄發。沒錯,他們下面推出了CS35、逸動、致尚XT、CS75。
全文總結:
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即使經過了20年的發展,其實力相比國際大牌車企仍顯薄弱,在弱小時選擇模仿成功作品的做法似乎是條捷徑,不過,單純的模仿無法促進車企自身設計實力的提升,看似只為美學考慮的設計都有其獨特的功能性。隨著車企實力的增長,簡單的模仿已經無法滿足品牌繼續發展的需要,聘用成熟的設計團隊、設計師似乎是個見效挺快的方法,不過真正想吸收這些成熟的設計思路,并為自己所用,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真正的臥薪嘗膽,需要歷經坎坷,但這才是解決自主品牌沒有原創設計的辦法。這個過程就像是遺傳學研究的對象DNA一樣,并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擁有自己的靈魂。(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成長的煩惱 透過車展看自主品牌設計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411/852815.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