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教你看懂參數配置表:助力轉向部分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 “尖端科技”線傳控制轉向

  在我們平時駕車路過坑洼路段時,方向盤可能會隨著路面的起伏而“打手”,那么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改變這種現象呢?這種名為線傳控制轉向的技術便可解決上述問題,如果您到4S店購車,銷售人員往往還會告訴您這是來自航空航天領域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線傳控制轉向在正常情況下拋棄了機械結構,電信號的傳遞速度要遠快與機械、液壓結構,因此它擁有極快的反應速度。不過,出于安全考慮,現階段其還不能完全脫離機械結構。

相關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 可變轉向系統

  了解完了常見的幾類助力轉向,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在配置表中經常會出現的名為可變轉向的系統。人們不僅希望在平時用車的過程中,將車輛停進路邊車位時,方向盤轉動可以更輕快一些;在車輛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更沉帶來更安心的感覺。我們還會貪婪的希望在激烈駕駛時,轉向系統能更會意的在我們轉動方向盤角度相同的情況下,根據車輛時速不同,控制車輪轉動不同角度。因此,可變轉向系統應運而生。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除寶馬豐田以外,奧迪也有名為動態轉向系統(Audi Dynamic Steering)的可變轉向系統,原理上來講依然是運用了疊加的方式,盡管其結構與寶馬和豐田的系統有著天壤之別,不過其目標都是通過改變齒比而實現可變轉向功能。此前,我們已經對這部分內容進行過詳細解讀,對這部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方向盤下的玄機(二)詳解可變轉向系統》閱讀。

全文總結:

  這一次,我們主要介紹了和助力轉向有關的內容。較為傳統的純機械助力在助力力度以及拓展性上已經毫無優勢,只在微面市場上偶有現身;電子系統較少,技術成熟穩定、可靠性高的機械液壓助力目前廣泛出現在乘用車市場;將液壓泵替換為電子泵的電子助力轉向消耗更低、可拓展出隨速轉向;電動助力轉向更為安靜、結構更簡單、能量損耗更小、拓展性更強,目前已有普及的趨勢;線傳控制則作為新興技術出現在部分高端車型上。(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方向盤下的玄機(一):助力轉向系統解讀
  //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209/397427.html

教你看懂參數配置表:助力轉向部分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新鮮技術解讀
更多精彩內容:
二手車百科
冷科技
假想圖
向編輯唐朝提問
文章標簽: 新鮮技術解讀
共3頁<>
文章導航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英菲尼迪Q50 2014款 3.7L 豪華運動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89 38.22 --
    測試文章:專注強化運動風格 測英菲尼迪Q50 3.7L
    評測編輯-梁巍:

    我們測試的這款是美版Q50,其實就是相當于過去的G37,相同的動力總成,并且加入了DAS線控主動轉向系統,懸架調校也更有韌性,整體看來運動性是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一點應該讓它和其他幾個豪華品牌對手相比競爭力提升了不少。

    評測編輯-胡正暘:

    針對“運動”這個主題做了不少改進,比如創新的轉向系統、懸架調校等,更貼近消費訴求,不過這款搭載3.7升發動機的車型,將來售價不會低,大部分買家還是更關注2.0T版本的表現。

    評測編輯-羅浩:

    Q50 3.7L車型的動力系統和老款英菲尼迪G37相同,重點進步是底盤調校更加運動化,增加了電傳轉向系統,總的來說就是要塑造更加年輕活力的形象,這一點從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不過3.7L車型在中國恐怕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空間,我更期待2.0T車型能有怎樣的表現。

最新文章
加載中

英菲尼迪Q50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中型車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