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懸架細節
■ 其他細節
■ 駕駛體驗
僅僅是觀察底盤還不足以讓我們全方位的了解威朗底盤,這次我們有機會進行了簡單的繞樁、緊急邊線以及實際坑洼路面的體驗。
當我們以時速60km/h,穿過間隔15米的樁桶時,車身姿態較為穩定,瓦特連桿作用下的后懸架很好的抑制住了后車輪的壓縮與拉伸。整體感覺車身側傾并不明顯。
當我們以時速50km/h進行緊急變線時,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監視到方向盤轉向角度、車速等信息后,并未提供給駕駛員過于虛假的助力感,力度回饋適中。當然,前驅車特有的轉向不足仍舊存在。
相關視頻:
全文總結:
幾年前,在緊湊型剛剛興起之時,“大家”都將最新的車型、技術拿到這個市場,爭著做那款“標桿”。隨著近些年消費理念的不斷成熟以及單車利潤的逐漸降低,低成本的緊湊型車越來越多。用料過得去、配置夠用的車型開始占據市場。不過,這次拆解的威朗卻略有不同,僅從底盤方面看,鋁合金材質的副車架、轉向節,全系電動助力轉向的應用看起來頗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當然,人無完人,車無完車,動力總成以及底盤防護方面,它還可以做的更好。(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有心做標桿 試駕別克威朗15S/20T車型
//www.china-wallpaper.com/drive/201507/87612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