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今年的SUV市場可謂風云四起、戰火紛飛,各大品牌紛紛拿出自己的重磅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它們除了越來越精致、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大也是今年很多品牌所重視的。就拿我們今天所要對比的兩款車型來說,不到20萬元的起售價,寬敞的空間,實惠的配置,再加上合資品牌,想拒絕起來都難。雖然外在表現都不錯,那么在“真功夫”方面,兩款車實力究竟如何?
(注:該價格為兩款車型頂配版本價格,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拍攝底盤的車輛價格,并非起售價。除驅動形式和輪胎尺寸規格不同之外,不同配置車型的底盤結構完全一致。)
○ 底盤全景對比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柯迪亞克是出自大眾MQB橫置模塊化平臺的產物,相比之前PQ系列平臺來說,它的集成度更高,適應性更強,并且在底盤方面優化了部分空氣動力學設計,這在我們之前拆解過的部分車型當中已經有所證實。而探界者作為通用D2XX平臺的產物,其注重的開發方向更多是在輕量化層面。究竟它們二者區別有多大?我們先從總體看起。
○ 前懸架結構與細節
兩車前懸架都采用了該級別常見的麥弗遜式懸架,這種懸架結構簡單,一般也不會出現什么大的差別,而這兩臺車從結構上來看也確實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結構上大同小異,但在下控制臂位置,兩者存在著較大差異:通過結構我們能夠明顯看到探界者是典型的舒適+輕量化優化的結構,而柯迪亞克相對傳統保守一些。
同樣地,在輪拱內室方面,兩車的差異也體現了出來:柯迪亞克似乎并不像探界者那么的注重NVH方面的工作,卻為了空氣動力學設計和剎車散熱,將前端的空氣導入輪拱內室當中。
綜上看來,二者雖然同為麥弗遜式前懸架,但其設計理念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柯迪亞克更趨于傳統結構,并做了部分空氣動力學優化設計;而探界者更喜歡從材料方面入手,達到輕量化和優化舒適性的效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