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背后的巨人:魯冠球與他的萬向集團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技術]  任何一家車企的發展都離不開背后的巨人——供應商,在看過了歐、美、日供應商那些或波瀾壯闊、或曲折不平的發展史后,這次我們將目光收回到國內。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汽車私有化的過程中也誕生了眾多本土供應商,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可惜的是,這個帝國的締造者不久前剛剛離世。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到了,他就是魯冠球與萬向集團。

汽車之家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中國鄉鎮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十大新聞人物、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和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這些頭銜都是他曾經的身份,它們代表了魯冠球輝煌的人生履歷。與那些“銜著金鑰匙”出生、家境顯赫的公子哥們不同,他的人生起始點頗為尋常,用句游戲語言形容就是他開局被選擇模了hard模式。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1945年1月17日,浙江寧圍鎮童家塘,世居于此的魯家迎來了新生兒,升級當了爸爸的老魯在上海一家制藥廠工作,不過被取名魯冠球的小魯誕生也沒能把工作繁忙的父親留在老家。因此,在魯冠球的印象里,孩童時期對父親的印象十分模糊,更多的還是那個在老家帶他長大的母親。

汽車之家

  隨著“大躍進”的開始,國內迅速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的運動,這使得城市對工人需求量劇增。當時蕭山鐵器廠到寧圍招工,伴隨著“14塊(元)工資,外加2塊(元)服裝費”的宣傳語,魯冠球和一眾通過簡單考察的同鄉爬上了開往城市的卡車。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幾年的鐵匠生活讓他初步了解了材料冶煉技術,同時見到了不少機械農具;氐郊亦l后,魯冠球發現鄉親們磨米面仍舊需要走七八里地去鎮上,浙江人特有的經商頭腦促使他籌集了3000元開辦了米面加工廠,解決鄉親需求的同時又創造出了經濟效益。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做生意不但不光榮,而且非法。魯冠球不敢明著辦廠,只能私下默默運營,可依然多次被發現,反復被處理。

汽車之家

  雖然這個所謂的修配廠是個只有84平方米的破廠房,但是對渴望擁有“正經身份”的魯冠球而言仍是得來不易的。因此,他很快變賣了全部家當,甚至把自己準備蓋房的材料以及所有資金都投到了這個爛攤子里。

  這年7月8日,魯冠球與夫人再加上5位農民集資集資4000元,成立了寧圍人民公社農機修理廠。就這樣,它與那個時代眾多“官督民辦”的民間工業企業一同蹣跚起步,而它們也正代表著中國這個農業大國正式向工業大國轉化。這一年,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那個被稱為外星人的馬云5歲。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剛剛成為森工局下屬營林處的正式職工...... 

汽車之家

  1978年,農機修理廠已有員工300余人,年產值300余萬元。那年秋天,他將修理廠旗下的寧圍萬向節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它就是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1年后的秋天,這間創造奇跡的農機修理廠門口頗為熱鬧,廠長魯冠球親自爬上梯子,把掛在廠門口的七八塊廠牌都撤了下來,最后只剩下一塊“蕭山萬向節廠”。這不僅是簡單的摘牌,還意味著他們放棄了當時產值達到70萬的眾多產品。這背后隱藏的是魯冠球對未來的判斷,他下定賭注,集中力量只生產一個已有產品——萬向節。相比創造驚人的產值,摘牌這一幕才是日后萬向集團真正發展、壯大的原點,也是對整個中國品牌供應商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向編輯唐朝提問
文章標簽: 新鮮技術解讀
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文章導航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