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動機艙細節對比:
在發動機艙細節的對比環節,我們對發動機艙設定兩個項目,一是發動機蓋的挺桿,二是發動機護板。
液壓的發動機艙蓋挺桿能夠減少駕駛員的勞動強度,但同時成本也比一般車型的一根普通金屬挺桿成本要高很多,在10款緊湊型車中只有高爾夫6使用了液壓挺桿。
液壓挺桿:1分
普通金屬挺桿:0分
發動機護板能夠在輕微的托底事故中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發動機、油底殼和變速箱免受傷害,雖然大部分車型的發動機護板都是采用塑料材質,作用不是很大,但有肯定比沒有強,但是我們發現這些緊湊型車有發動機護板的仍然屈指可數。
有大面積護板:2分
有小面積護板:1分
沒有任何護板:0分
在發動機護板這方面,高爾夫6和進口馬自達兩廂有大面積的發動機護板,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i30和卡羅拉有小面積的護板,而其他6款車型則沒有任何護板。
得分: | 標致408 | 藍瑟·翼神 | 福瑞迪 | 高爾夫 | 卡羅拉 | 科魯茲 | 英朗XT | 馬自達3(進口) | 世嘉 | i30 |
發動機艙蓋挺桿: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發動機護板: | 0 | 0 | 0 | 2 | 1 | 0 | 0 | 2 | 0 | 1 |
合計: | 0 | 0 | 0 | 3 | 1 | 0 | 0 | 2 | 0 | 1 |
在這一環節的對比中,高爾夫6憑借著液壓的發動機艙蓋挺桿和大面積的發動機護板而保持領先,進口的馬自達3兩廂在發動機護板上也不錯,但其他一些車型其實則沒有大的區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