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使用不太習慣的電子手剎
在跟奔馳C級接觸的兩周時間里,一些操作習慣確實需要適應,其中最糾結的要數電子手剎開關的操作了。
不得不承認,傳統的拉手剎動作在老司機的意識里已經固化的足夠徹底了,而電子手剎的出現讓“拉手剎”的動作變得輕松、簡便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安全性。當然,腳踏板的駐車踏板類型在操作起來也很方便。不過,手操作和腳操作駐車制動的方式在操作方向上是相反的,傳統的手操作駐車制動器是通過提、拉的動作進行駐車制動,而松手剎則是往下放,大部分電子手剎的按鍵也基本延續了這一邏輯。
但奔馳C級的電子手剎的操作方式是個例外,這可能與原先的腳操作駐車制動踏板的邏輯有關。所以,在使用時如果沿用一般的電動手剎操作的方式(提,拉手剎;按,松手剎)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再加之,操作與電子系統的執行之間存在時間差,用車初期經常會出現跟系統“打架”的情況。
● 組合開關的設計變得更合理了
在操作習慣上,奔馳也有向好的一面轉變的情況,現款的奔馳車重新調整了方向盤背后的組合開關的布置,將左側的燈光/雨刮器開關和定速巡航開關撥桿調換了位置(原先定速巡航撥桿在上,燈光/雨刮器開關在下),原先我有過這樣的經歷,也是源自對這種布置的陌生感,在轉彎時,本想撥動轉向燈,但誤操作了定速巡航開關撥桿(定速巡航開關撥桿處在常規燈光開關的位置),當時的車速達到了定速巡航功能開啟的條件,所以,本應過彎減速,但系統卻認為我要將車輛加速至之前設定的巡航車速,好在提前做好了備剎車的動作,系統在接到剎車指令后,及時暫停了定速巡航的命令執行。
順便提一下,此前寶馬3系的定速巡航開關也在方向盤后8點鐘方向,但撥桿的長度不太容易造成誤操作的可能,只要是常規的打方向撥動后方轉向燈撥桿的動作一般都碰不到定速巡航開關。
現在,定速巡航開關撥桿被挪到了方向盤后方8點鐘位置,基本杜絕了因對車型陌生而出現的誤操作現象,有意思的是,我在特斯拉展廳里體驗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特斯拉MODEL S的組合開關來自奔馳),但在試駕車以及銷售車型中,特斯拉MODEL S的組合開關布置方式已經和奔馳的優化方案保持了同步。
● 車門開度大,方便上下車,但關門需掌握技巧
車門開度其實是好的一面,駕乘人員可以更從容的進出車輛,但或許是因身材問題(本人身高172cm),或許是因方式方法問題,這款奔馳C級給我帶來了人生第二次關車門時的困擾,第一次是SLS級AMG的鷗翼門,當然,那次是方法的問題,而在坐上一輛車門大開的奔馳C級的駕駛員座椅時,我突然意識到想要把門關上可真是有點狼狽。
為了驗證是車門開度極限位置過大的原因,我找來了比我高出一大截的汪淼(汪淼身高185cm),從實際體驗來看,臂展更長的汪淼在面對車門開啟到最大位置時也流露出了一絲窘態。這樣來看,為了避免尷尬,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在坐上駕駛席的過程中用手把車門拉到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另一種是在沒必要的時候,車門就別開那么大了。
● 手套箱開啟幅度小
奔馳C級手套箱的造型挺別致的,但從使用角度來看,好的視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損失了一定的實用性,我們直接用圖片來說明。
● 近兩周油耗:9.6L/100km
奔馳C 200 L運動版 長期測試車油耗記錄 | ||||
日期 | 里程 | 路況 | 行車電腦數據 | 實測油耗 |
2015.1.5 - 2015.1.16 | 1125km | 城市道路與高速路 平均時速27km/h | 9.6L/100km | 10L/100km |
● 長測第三期小結:
除去中間的幾天出差時間,在這兩周的長測中其實并沒能很充分地去感受這款車,再加之平常接觸奔馳的機會不多,所以在一些操作習慣上起初不是很適應,有意思的是,等到兩周結束后我換回自己的車時,角色沒能及時轉換,導致在起步時,右手下意識的向下撥動了雨刮器開關,“搖擺的雨刮器”讓我意識到還是奔馳的懷擋設計更方便。這樣的事就像文章中說的那樣,適應了就會覺得好用,但像車門、手套箱這種也給我帶來了一些不便,究竟我們還會在這款車的身上挖掘出什么可貴之處又或是難以接受地方呢?陸續的內容更新相信一定能讓你對這款車有個充分的了解。(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