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聯——功能實現
娛樂/多媒體——CT5最完善
國內的在線音樂資源相當豐富,所以很多人也習慣使用在線資源找音樂,在駕車路程中看到一個景色想到一首歌去找是很常見的場景,然而在這些國產化的國際車型上,這方面表現的并不是那么完善,支持在線音樂的車型只有CT5和Model 3,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QQ音樂、酷我音樂可以滿足大部分在線資源需求,并且CT5可以使用語音控制來搜索資源,而Model 3則很遺憾不能使用語音搜索資源。
泊車影像——對于任何品牌來說都應該做好的基礎安全功能
泊車影像幾乎是所有車都有的功能了,而且又是逢開車必用的功能,對于這部分還是堅持我們一致的評價標準,首先是要保證最基礎的清晰度和輔助線的引導性,其次才是更多人性化功能的填充。
橫向對比來看,從屏幕清晰度來看,A4L有所失分,也就是看不清車后方2米遠后車的車牌號,另外屏幕尺寸最小也有所影響;在功能性方面,3系、XEL、CT5、Model 3提供了全景倒車影像,只不過捷豹在這方面依然不拘小節,選擇查看360°全景的時候,在高度有限的屏幕上只顯示一個小豎圖,不像其它車型是后影像+全景同時顯示,實際使用體驗就太差了;C級雖然沒有360全景影像,但有一個廣角模式也算是比較實用的。
通訊——捷豹有小驚喜,特斯拉打電話只能用手
對于用車機接打電話的功能不用過多描述,可實現而且功能類似,但這里需要強調下XEL和Model 3的兩個細節,一個是XEL的除了可以實現屏幕和語音控制通話外,還利用上了中控屏幕下面的5.5英寸小屏,可以實現上面導航下面查看通訊信息和撥號,兩不誤。
而特斯拉在這里失分的原因讓人對這款IT化的車型有些不解,是6款車型中唯一不支持用語音功能進行撥打電話的,同時也不支持CarPlay映射,也就是如果想在特斯拉里面給某人撥電話,只能用手,通過藍牙連接車輛在屏幕上翻電話簿或者直接用手機,讓人費解。
遠程控制——A4L失分
遠程服務這一項算是一個額外提升用戶體驗的,特別是對于冬季,提前預熱車和空調很實用,這方面CT5、Model 3、XEL比較完善,BBA三車部分滿足。
映射/無線充電
CarPlay現在已經快成了剛需的配置了,用過的都說好,3系還是唯一支持無線連接CarPlay的車型,省去了連接線的體驗特別棒;而有破天荒創新精神的Model 3確實是此次對比中唯一不支持CarPlay的車型,無法使用手機資源,只能用藍牙聽歌了。
功能實現方面,在不計入導航功能分值的情況下,3系和CT5的分值靠前,作為最新上市的兩款車沒有丟面子,C級和XEL基本持平排在第二梯隊,奔馳主要失分在非觸摸屏,捷豹則是細節體驗不到位;即將換代的A4L和Model 3排名最后,顛覆式創新的特斯拉,應該在體驗和本土化上面下些功夫優化了。
服務生態:除特斯拉外齊頭并進
對于這些進口品牌車型來說,即使國產后,其車載系統在服務生態方面中的應用也是缺失的,主要體現在生活支付層面與硬件生態層面,出現這樣的問題難免與品牌在車載互聯領域的策略有關。不過既然同為底蘊深厚的廠家,它們至少在維保救援層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當然,那個后起之秀除外。
從成績來看,除特斯拉Model 3以外,其余車型都配備車內一鍵救援的外置按鍵,而Model 3雖然同樣具備400電話的虛擬按鍵,但需要連接藍牙才能撥打。此外,捷豹XEL與凱迪拉克CT5都具備車內預約維保功能,這在今天的智能車聯領域都不多見,而這項功能的好處就是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讓車輛信息與經銷商無縫銜接,通過主動推送保養提示來構建維保服務的閉環生態。
此外,特斯拉Model 3、寶馬3系以及奔馳C 260L又能通過手機App來實現維保預約服務,相對于“三不沾”的奧迪A4L,它們也算給出了一種方便用戶預約維保的方案,但從長遠來看,這始終與理想中的車聯網有些差距。
溝通好感度:唯寶馬3系一枝獨秀
我們對于溝通好感度的定義,是讓駕駛者通過語音能與車載系統進行類人交互,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在我們所有測試過的車型中,并沒有一款能達到這一水準,當然不乏有不計成本堆疊詞庫者來優化語音交互感受,但這似乎并非陽關大道。
回歸到這6款車,唯有使用寶馬3系的語音交互時才能讓你感覺到“舒心”,其余基本接近于無語、抓狂、瘋癲的狀態,尤其是充滿德味的按門牌號逐條輸入目的地的操作,讓你不得不又拿回手機。其實在這一輪,寶馬3系勝就勝在更自然的交互體驗上,雖然談不上多智能,感情多細膩,但它是最接近中國品牌車載系統的車型,同樣語音層面也是最好用的。
智能車聯部分總分
好了,說了不少篇幅了,看一下總成績吧,由于此次測試車輛中有多款都沒有插導航地圖卡,所以為了公正嚴謹,此總分就先將導航分數刨除不計(導航在此表中占比為4分),寶馬3系名列前茅,C級、XEL和CT5不相上下在第二陣營,Model 3由于“過于倔強”其總分低了不少,即將換代的A4L分數墊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