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控部分:名爵5最時髦/伊蘭特簡約風/繽瑞用料足
進入車內,內飾的部分其實三車差異還是挺大的。先說名爵5(參數|詢價),三車中名爵5的內飾最年輕,設計感十足,傾向駕駛者的中控臺營造出了更強的運動感,紅黑拼接的配色也讓車內層次感更強。車內用料水平一般,中控臺和門板頂端都是硬塑料材質,不過因為做工質感處理的很到位,所以光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廉價感。同時立體菱形花紋飾板和銀色飾板的組合,看起來精致且討巧。
伊蘭特的內飾相比起它的外形來說,我覺得接受度明顯要高不少。橫向貫穿式的線條看起來十分舒展,整體設計簡約不簡單,連體式大屏和副駕駛把手是點睛之筆,如果不喜歡全黑內飾的話,也還有黑/白拼色可以選擇。用料上伊蘭特的中控臺頂部為軟性材質,質感不錯,但門板上部為硬塑料,看得出在成本控制方面合資品牌還是會摳的更細一些。
再來則是繽瑞,說實話繽瑞的這套內飾很上相,大開大合的線條使其照片效果要遠勝過實車,細節之處的工藝和質感則還有打磨空間。事實上,繽瑞的內飾和它的外觀一樣在設計上更偏保守,所以在它身上見不到太多時髦的設計元素,但用料好又是吉利的傳統,繽瑞的中控臺和門板上部都采用了軟性材質,并且還帶上了縫線,對“用料黨”來說絕對一本滿足。
方向盤的造型上,三車都采用了平底設計,且都僅支持上下調節。名爵5的這套方向盤沿用多年,從第二代名爵6上市開始就一直在用了,整體尺寸較大,平底區域則相對較小,所以看起來更像是純圓的造型。方向盤的握感很不錯,皮質緊實且不滑手,兩側區域采用的是打孔效果而非真打孔,紅色縫線和換擋撥片則被用來凸顯它的運動感。
伊蘭特的方向盤尺寸很小,造型是全新的設計,底下的飾條看起來有那么點像孫悟空的緊箍咒。方向盤的握感非常好,但是包覆的真皮有點過于細膩了,所以會有一些粘手,并且很容易磨出包漿。此外讓我比較滿意的是伊蘭特把L2輔助駕駛按鍵集成在了方向盤上,不用像名爵5一樣再伸手去夠方向盤后頭的小撥桿。此外伊蘭特甚至從中配車型開始就配備了方向盤加熱,冬天真是誰用誰知道好。
繽瑞的方向盤也是熟面孔了,尺寸和伊蘭特一樣很小巧,并且握感相當好,但皮革的表面觸感是三車中最糙的。和博越上用的那款相比,繽瑞的這套方向盤在按鍵區域有更多鍍鉻飾條,除此之外幾乎完全一致。
儀表盤的方面三臺車的差距也非常明顯,名爵5采用的是液晶數字顯示+大尺寸液晶屏幕的組合,保證易讀性的同時也兼顧了科技感和信息顯示量。伊蘭特只有頂配車型上是正兒八經的全液晶儀表盤,有多種主題可選,還可以在撥動轉向撥桿的同時顯示后視鏡畫面。繽瑞則是最常規的機械儀表盤,配上了一個信息量十分有限的小屏幕。
娛樂系統方面三車差別就不大了,名爵5采用了最新的斑馬venus系統,屏幕規格為12.3英寸,是三車中最大的。新版本的斑馬系統界面好看速度夠快,語音識別也依舊是強項。不過這套系統依舊不支持CarPlay和CarLife互聯,仍然屬于比較封閉的系統,要增加功能就只能等待OTA升級。此外名爵5還采用了YAMAHA雅馬哈的音響,品牌很響亮,但在車機領域此前還真沒怎么見過。
伊蘭特的這套多媒體系統和起亞UVO本質上是同一套,都是由百度和現代汽車集團聯合開發,針對中國市場優先推出的定制化系統,屏幕尺寸達到了10.25英寸,且集成了百度語音、地圖、QQ音樂和喜馬拉雅等一系列的常用App,還提供OTA遠程升級服務。伊蘭特還是三車中唯一帶有無線充電的車型。
繽瑞上的這套多媒體系統我們也已經很熟悉了,屏幕規格和伊蘭特一樣為10.25英寸。整套系統其實更接近于安卓車機,擁有獨立的應用商店,可以安裝豐富的App程序,所以包括高德地圖等常用App也都可以見到。此外吉利還提供了在線主題商店,可以為系統選擇的主題種類非常多,偶爾換個主題換一種心情也不錯。
名爵5和伊蘭特都配備了自動空調,但這臺1.4T亞運版的繽瑞還是手動空調。但實際用起來,名爵5沒有實體空調按鍵,只能通過語音或觸控屏來調節溫度;伊蘭特可以通過語音,也可以通過觸控按鍵來控制,不過按鍵的反饋并不算太流暢;繽瑞的傳統物理旋鈕倒是三車中最好用的,但它也同樣是三車中唯一沒配備后排空調出風口的。
另外,三臺車都沒有配備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尤其是售價超過13萬元的伊蘭特頂配,讓人有些遺憾。另外在大家不太關注的化妝鏡方面,名爵5主副駕都有照明燈,伊蘭特主副駕都有鏡子但沒有照明燈,繽瑞則只有副駕駛有鏡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