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汽車三包”,經銷商的聲音:
為了解大多數經銷商對于汽車三包的真實看法,編輯從目前市場占有率、關注度較高的汽車品牌中挑選出七個品牌的經銷商(一汽-大眾、北京現代、上海通用別克、東風日產、東風雪鐵龍、奇瑞汽車、長城汽車),并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投放調查問卷,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調查結果。
車輛鑒定有難度
從收集到的經銷商調查結果中顯示,不僅是消費者擔心鑒定車輛的標準和公正性,有諸多經銷商也表示受理起來有難度。有經銷商稱,“汽車三包中沒有明確在質量鑒定方面的細節問題,質量問題究竟誰說了算?必須有獨立第三方出面做權威認定”。
也有經銷商表示,即使經過第三方中立機構鑒定,但很多車輛的問題并不是大到需要退車或者更換,而高昂的鑒定費用和麻煩的維權程序,無形中提高了維權成本。還有經銷商坦言,“汽車三包政策不應一刀切,不是所有質量問題都有標準依據,有些問題會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與當時狀況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如一刀切對經銷商欠缺公平,所以鑒定一個產品是否屬于質量問題,還需要綜合參考周邊環境影響因素”。
小問題自行解決,“退或換”需由廠商決定
雖然“汽車三包”中明確三包責任由銷售者依法承擔,但在調查當中絕大部分經銷商回應,車輛普通維修問題可在4S店解決,如牽扯退換,那么需要經銷商先將車主的意見提交至廠商處,最終由廠商進行判斷。不過,也有經銷商表示,如果不是產品設計缺陷,一般符合出廠標準的汽車,產生退換情況的幾率應該不大。
被“退或換”車輛再售時會告知消費者
此外,對于消費者所擔心日后購買的新車是否為反修車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經銷商都表示,“在銷售這類型產品時要明確告知消費者車輛的情況”。當談到這類產品會采取什么形式銷售,如何制定價格時,有不少經銷商認為,相關政策還沒有最終確定,但如果作為二手車銷售存在難度。對此,經銷商建議,可作為特殊車輛降價銷售,并適當增加保修期,也可車企內部消化,如賣給員工或作為企業公務用車。
銷售者與生產者責任劃分不清
對于即將實施的汽車三包規定,經銷商自然也有不少擔憂。有經銷商認為汽車三包政策出臺后,經銷商很可能會成為廠家和消費者之間的“夾心餅”,他們希望在賠償方面能有一個機構進行認定來判斷責任是否由經銷商承擔。
有經銷商表示,“經銷商更應起到消費者與廠家之間的溝通橋梁作用,將責任增加在經銷商身上并不合理”。在一些經銷商看來,產品質量的保障都是由制造方提供的,車企應先把好質量關,出廠前保證每輛車都經過嚴苛認證。而經銷商提供的是服務和信息溝通渠道,應該積極配合車企解決車主反映的問題。
編輯思考:在經銷商的回應中,編輯發現,雖然銷售方是“汽車三包”中責任主體,但經銷商認為牽扯退換產品方面的“大事情”最終還是要汽車廠商拍板決定,經銷商更多的是從中扮演“二傳手”的角色。另外,經銷商更希望能得到車企的更多支援,并能通過相關標準,來劃清經銷商與車企間的責任。
顯然,在“汽車三包”中,車企雖不直接與消費者對接,但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要比經銷商更為強勢。然而,車企又會如何應對“汽車三包”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