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汽車三包” 車企的聲音:
與收集經銷商看法相同,編輯也分別與七家車企進行聯系,試圖了解廠方對于“汽車三包”的看法,但非常遺憾,其中許多企業均以“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中”的回復保持沉默。截止編輯發稿時,僅有東風日產、東風雪鐵龍兩家企業給予了明確回應。以下是詳細內容:
不會將增加的售后成本轉嫁消費者
面對消費者所擔心的“汽車三包”規定實施后,會被轉嫁更多售后成本方面,兩家企業明確表示,不會把售后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在“退或換”車輛由誰決定這個問題上,東風日產申明,只要東風日產客戶所購的產品,符合“汽車三包”規定的“退換”條件,將支持和督促經銷商不打折扣地去執行。現在,正根據“汽車三包”規定精神,在此基礎上進行完善和細化。
同樣,東風雪鐵龍對于此問題也表示正在研究當中,會按照國家“三包”的相關規定,制定三包退換車的具體操作流程。
只有檢驗合格才能再銷售/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
另外,當問到可能出現的消費者退回的車輛將如何處置,東風日產回答,“會給予妥善的處理,至于是否再次銷售,以及再售產品的價格問題,我們正在進行研究,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會尊重和保障購買東風日產產品的客戶的知情權”。
東風雪鐵龍強調,將嚴格按照汽車三包政策要求進行檢驗,只有經檢驗合格后才能再次銷售;并且明示“三包退換車”以及更換、退貨的原因!叭藫Q車”的三包責任按“三包退換車”相應的銷售合同約定執行。
會與經銷商明確責任
經銷商與車企的責任如何界定,則是經銷商所關注的問題。對此,東風日產表示,目前“汽車三包”政策尚未全面推行,對于責任的承擔,東風日產與經銷商之間會明確理清。
東風雪鐵龍對此的回復是,“目前正按照三包規定的要求進行準備;包括將對現有保修政策進行調整,網點授權經營合同的修訂,相關售后服務工作程序、規章制度的修改等。在與經銷商簽訂的《網點授權經營合同》中將明確雙方應當承擔的汽車三包責任和義務;由于經銷商服務質量和維修不當等原因導致的三包責任由經銷商承擔;因汽車產品本身質量問題導致的三包責任則由經銷商向生產者追償”。
“汽車三包”有助提升產品品質/鑒定體系需完善
關于“汽車三包”規定的出臺,兩家企業均認為對汽車制造廠家的產品品質、技術以及售后服務起促進作用。不過,第三方鑒定機構體系仍有待完善。
東風雪鐵龍認為,目前來看,第三方鑒定機構體系不健全,執行層面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東風日產希望在“汽車三包”正式執行前,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完善和建立。
東風雪鐵龍表示,目前只有長春、天津、襄樊、上海等幾家汽車鑒定中心,檢測內容大都面向企業和機構,且價格較高,單一零部件的鑒定費就要十幾萬元。即使普通消費者可以憑著中消協出具的公函,要求第三方機構接受其鑒定要求,但這個費用怎么出、由誰出、出多少,仍沒有明確的規定。
編輯思考:從東風日產和東風雪鐵龍的反饋看,兩家企業在整體方向上與“汽車三包”保持一致,并希望相關部門能明確第三方鑒定機構體系。而對于日后顧客進行退換車中間環節的流程、被退換的車輛將如何處理,如何銷售?雙方尚未給出詳細介紹。因此我們還需持觀望態度。
然而,對于一些廠商目前在“汽車三包”面前所表現出的暫時“沉默”,編輯認為,并不利于企業責任感的體現,雖然現階段的三包政策并未明顯涉及到廠商的利益,但企業也應該積極面對。
● 全文總結:
歷經近10年的等待,“汽車三包”終于來了。編輯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其實“來了總比不來的好”,至少出臺的“三包”規定是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前提制定的。汽車三包明確了責任主體是銷售者,換言之,讓消費者有問題直接找經銷商,減少扯皮情況出現。
當然,消費者也應該正確解讀“汽車三包”,從現階段出臺該規定的力度看,或僅能滿足用正當理由維權的消費者的“溫飽”。這也體現了推行“汽車三包”的目的絕不是讓所有消費者都去索賠,而是對消費者利益的一個保障性措施。
同樣,現在的“汽車三包”規定對于車企、經銷商而言也只規定了60分的事情。因此,我們也希望車企、經銷商至少不要在及格線下運作,如果能在保證60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從而達到更高水準,自然就更好了。
目前的“汽車三包”規定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細化,其中如何解決“鑒定難”問題,是“三包”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對此,現在質檢總局也在著手建立技術咨詢專家庫,由專家來為爭議處理提供技術咨詢,欲通過這種低成本的爭議處理方式,降低進入“質量鑒定”程序的幾率。
距“汽車三包”實施還有近8個月的時間,質檢總局之所以選擇在今年10月1日才開始正式實施,也是給完善規定中相關細則,車企、經銷商貫徹執行規定預留出時間。因此,“汽車三包”的出臺能否真正幫助消費者維權,能否倒逼汽車業轉型,從而形成“誠信造車、誠信賣車、誠信服務”的行業環境,我們不妨也再等等看。(文/汽車之家 齊天翔)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