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本周將寧德時代(CATL)列入一份涵蓋其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的清單。而12月26日,寧德時代剛發布公告,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二次上市,規模預估77億美元,將成為近年港股規模最大的IPO。
對于希望能參與這宗近年規模最大的IPO的華爾街銀行來說,五角大樓作出這個決定的時機,讓各大投行十分為難,也令到寧德時代懊惱。
拓展閱讀:
1. 本預計1月17日召開股東大會前挑選承銷商,現在華爾街猶豫了
a. 高盛(Goldman Sachs)、美銀(Bank of America)、摩根大通(JPMorgan)和摩根士丹利均已表示有興趣參與這起上市。
b. 寧德已經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上市前預計會在1月17日召開股東大會前挑選承銷商,股東大會上將討論IPO日期和規模。
c. 但五角大樓此舉可能會促使華爾街銀行改變對風險收益的考量。
2. 騰訊和中遠也列入涉軍清單
a. 五角大樓也將科技巨頭騰訊(Tencent)以及中國最大的航運企業之一中遠海運(Cosco)列入了該清單。
3. 涉軍清單和制裁名單不一樣,可以服務但影響聲譽
a. 被列入該清單不會產生與制裁一樣的影響,但也差不多,可能會促使銀行預先對被列入清單的企業削減敞口,以防登上負面的頭條新聞。
b. 此舉不會從法律上直接限制華爾街銀行為清單上的企業提供服務,但這將迫使它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有關聲譽的難題:一家銀行能為被美國指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公司承銷股票嗎?
c. 銀行的客戶的名字隨機地出現在黑名單上,正在成為銀行業一個更為常見的特征,這會增加銀行運營的風險。
4. 中美關系緊張,給金融交易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a. 跨國銀行過去因協助快速增長的中國企業在境外,很多是在美國上市,或在香港,都賺取了巨額利潤。任何與該清單上的企業切斷聯系的舉動都可能給這些銀行造成高昂代價。尤其騰訊更是美資機構最重要的中國客戶之一。
b. 僅騰訊,2004年至2023年期間,就支付了5.24億美元的投行費用,主要被摩根士丹利、美銀、高盛和花旗銀行(Citi)賺取。
c. 寧德時代不怎么使用外國銀行,根據倫敦證交所的數據,其大部分投行費用支付給了中信證券(China Securities)和中金公司(CICC),從它那里掙得第三多投行費用的是高盛。
5. 農業巨頭先正達就曾因此而取消IPO
a. 2023年瑞士農業化學公司先正達(Syngenta)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90億美元的IPO,并開始聘用銀行為其管理此次IPO。由于美國國防部當時已將先正達的所有者,一家國有企業中國化工集團(ChemChina)列入“中資涉軍企業”名單,各大銀行糾結于能不能接這個生意。
b.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銀(UBS)和匯豐(HSBC)的銀行家都進行了爭取,但先正達最終取消了IPO計劃。
6.失去外資,寧德IPO的意義就沒有了
a. 寧德時代不是缺錢,而是希望獲得境外自由流動、不受資本管制的美元。
b. 獲得美元資金是其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去年3月31日,該公司持有人民幣2890億元(約合400億美元)的現金。然而,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制度要求企業就超出一定金額的海外直接投資取得政府批準,而這一過程可能十分繁瑣。
短評
隨著特朗普政府即將上臺,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將重新受到“制裁”、“涉軍”等美國政府行動的干擾。寧德時代的電池被廣泛用在全球各大車企上,甚至都用在福特(Ford)野馬(Mustang)上了,這可能是一個讓外資銀行可以證明自己承接這個業務的正當性理由。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