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懸架結構及細節
在后懸架結構及細節方面,CS75與S7均采用了獨立懸架設計,材質、用料也均為鋼制,不過這并不代表兩車的對比結果再一次平分秋色,尤其是在減振器設計方面,二者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差異,至于具體情況如何?我們帶著疑問繼續往下看。
即便是不懂車的人,也能很容易地從上圖中發現兩車在后懸架結構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其中,CS75采用的是標準的多連桿式后懸架,這種設計在同級別車型中十分常見,其用料也中規中矩,結合自身定位大量采用了鋼制部件,而同為獨立后懸架設計的S7則顯得有些不同。相信比亞迪的鐵桿粉絲們一定不會對S7的后懸架結構感到陌生,沒錯,這種設計在比亞迪S6上曾經應用過,廠家稱之為“麥弗遜配三連桿式獨立懸架”。
這個名字似乎聽起來有些拗口,而且提到麥弗遜總會讓人們想起前懸架,難道麥弗遜結構也能用到后懸架上?其實對于廠家的叫法我們不必糾結,但或許這個名字真的十分貼切,具體原因容我為您慢慢道來。
兩車底盤設計風格的不同在后懸架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CS75偏重于寬敞車內空間的營造,S7則或出于平臺化的影響,采用了與比亞迪S6相同的后懸架設計,犧牲了一定的后排乘坐寬度,從此前的評測文章中我們也看到,在后排橫向寬度方面,S7比CS75要窄90mm,這也佐證了我們的判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