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懸架結構
如果說在前懸架結構上,雪佛蘭沃蘭多(參數|詢價)與本田杰德只是存在著部分區別的話,那么后懸架結構則可以稱之為這兩臺車在底盤上最大的區別所在,因為他們一個使用的是“E”型多連桿結構,另一個則使用的是雙橫臂結構。
材質方面,鑒于成本因素,兩車的后懸架也都沒有選擇相對較輕的鋁合金材質,因此不要被沃蘭多下控制臂的顏色所迷惑,確實是如假包換的鋼材質。此外,減振器的布局在兩車身上也有著明顯的區別,杰德的后懸架為了給第三排座椅留出空間,因此選用的是占用空間較小的彈簧和減振器一體式設計,且相對行程比較短,為了空間讓舒適性做出了犧牲。
- 底盤后部細節
后懸架結構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那么在兩車后部的底盤做工和細節方面,是否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呢?畢竟他們倆的上市時間,相差了有五年之久,許多曾經并未普及的配置,五年后或許也就成為了標配。
在拍攝底盤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輛車都在一些不太容易被發現的地方有一些針對提升NVH特性所做的努力。譬如在沃蘭多的后輪拱外側,就藏有至少一塊面積很大的吸音棉,來改善行駛時的胎噪帶來的影響;而杰德則在備胎艙的蓋板內側加入了吸音棉,同樣是為了減少由尾部傳遞至乘員艙的噪音。
不論是沃蘭多還是杰德,主打的賣點中必然有車輛的空間,而二者為了改善車內空間,尤其是后排乘客及行李廂空間,在設計上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
而杰德為了給第三排座椅騰出空間,將油箱設計在了座椅的正下方,并且其造型非常的薄,所以才為第三排乘客留出了比較合適的乘坐空間。
從底盤后部的細節來看,沃蘭多和杰德各有優勢,但大體相同。不過由于兩臺車誕生的年份相隔很久,因此在一些舒適性配置方面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光拆著底盤看也只是紙上談兵,這倆車底盤的實際表現如何,還要開起來才知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