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日產的心臟進化史 80余載起起落落(上)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G7 首款日本產SOHC六缸發動機

  1930年以前的發動機大多采用側置氣門,然而隨著發動機技術提高,轉速要求越來越高,于是開始轉變為頂置氣門,這樣可以提高氣門機械效率,減少進排氣阻力,也能夠讓燃燒室的構造更加緊湊。

  60年代,日產為了提升高檔乘用車的競爭力而開發了G系列中的G7發動機,這是第一款在日本生產的SOHC(Single Overhead Camshaft, 頂置單凸輪軸)六缸發動機。G7最早搭載在1963年款Gloria上。1964年,Skyline也采用了這臺發動機,在3個韋伯化油器的幫助下獲得更高的性能,隨后還用在了1967年Gloria A30 上。

汽車之家

A系列 日本私家車普及時代的產物

  A系列發動機開發于6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緊湊型乘用車,被日產認為是一個杰作。此時正處于日本汽車開始普及的時期,1965年名古屋-神戶高速公路的開通拉開了日本高速公路快速建設的序幕,而此時經濟也開始了狂飆突進,1966年被稱為日本私家轎車普及元年,1966年的全年汽車銷量達到74萬輛,1967年日本就超過了德國成為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臺小型轎車的1/4,物美價廉的小車備受普通家庭青睞,以至于1966年汽車銷量一半都是私家車。

汽車之家

  A10發動機在當時同級別中擁有高功率和低油耗的優點,搭載在DATSUN Sunny上,隨后不斷改進換代,之后的E、GA和QG系列發動機都是它的后代,但是直到90年代才被廣泛使用在全世界的日產車型上。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石油危機帶來的崛起機遇

  70年代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油價提高導致人們對大排量車興趣大減,低油耗的緊湊小車開始流行,同時環保法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日本汽車趁著這波機會,憑借拿手的經濟小車從歐美車企手里搶走了大塊市場份額。

汽車之家

Y系列 旗艦車的心臟

  靠小排量經濟車崛起,不代表就豪華車就不行。Y系列的Y40 4.0L發動機是日產的首款V型8缸發動機,成為日產的旗艦車President的心臟。60年代日本汽車羽翼開始豐厚,于是開始向高端進發,在本土最成功的的當屬豐田世紀和日產President,都是打著皇家御用牌子的頂級豪車。

汽車之家

  1973年President重新定位后,Y40排量增加到4.4L,型號改為Y44。1975年,為了符合1978年的排放法規,采用電噴系統和三元催化,也就是館內展出的這臺Y44E發動機,搭載在1975款President 250上。

汽車之家

L系列 迎合法規和美國喜好的大馬力發動機

  1979年開始的第二次石油危機進一步打擊了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消費,在更加嚴格的環保排放法規之下,車企紛紛推出了新發動機。北美市場的汽車排量開始降低,但那是相對其他國家而言。在多年的霸權主義和消費主義影響下,美國人依舊喜歡大功率車。為了迎合北美市場,也為了符合當時的排放法規,日產于1979年在美國設立了日產設計國際公司,并且推出了兩款新發動機,分別是新L系列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和LD28直列六缸柴油發動機,都出自同樣的生產線。

  日產的L系列直列6缸發動機實際上開發于1969年,克服了70年代的排氣法規出口到北美,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大功率發動機。

汽車之家

  L型柴油發動機與汽油發動機出自相同的生產設施,并采用了當時的先進技術,如博世VE型噴油泵,這款發動機曾搭載于Cedric(參數|詢價)/Gloria型號中。

汽車之家

  L20ET的使用,使日產成為薩博后第二個將渦輪增壓發動機搭載在量產車上的車企。這款發動機還首次采用了日產自行研發的電噴射系統,替代了博世的電噴系統,日產也成為了日本第一家擁有自主電噴系統的車企。

汽車之家

  說到Cedric,可能很多老車迷就知道了,它在中國被稱為“公爵王”。1972年11月,日產汽車公司向中國出口公爵(Cedric)轎車,這是日產汽車與中國最早的正式接觸。

汽車之家

  1972年第一次出現在北京街頭的公爵王是代號230的第三代,發動機陣容主要就是1969年推出的老L系列直列六缸發動機。

向編輯衛江鵬提問
文章標簽: 發動機技術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