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2015年6月,李想正式辭去汽車之家總裁的職務,當時,所有人都摸不透他的心思,而他的下一步計劃更是眾說紛紜,與大多數聲音一樣,基于此前與李想的幾次接觸,我也相信他應該是在一條造車之路上做了打算,而后與蔚來汽車撲朔迷離的關系讓我對李想創辦車企的猜測漸漸發生了轉變,然而事情沒過多久,車和家的計劃就浮出了水面,這也再一次燃起了我們對李想,對車和家的興趣,于李想,這是他第三次創業,于車和家,這是一家新興的汽車公司。也就是在1個月前,我向我的前任老板提交了一份報道計劃,角色的轉換讓我覺得這個動作既熟悉又陌生。不管怎樣,《從零造車》的大幕就這樣拉開了。
● 為什么要創辦車和家?
2013年,豐田向全球發布了i-Road概念車,這款針對擁擠城市打造的三輪電動車,在外界看來是個天馬行空的創意,但觸動了李想對于量產后的遐想。他認為在未來10-15年,汽車會慢慢從一個駕駛機器轉變成一個智能的移動空間,生活在擁堵城市的人們需要一款外形小巧、承載1-2人出行的交通工具,這里面的機會很大,而豐田卻一直沒有將i-Road推向市場,如果自己進入這一領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事實上,李想很早就開始關注智能電動車領域,并不斷體驗這個市場中的最新科技產品。他是國內第一批特斯拉MODEL S的車主,也深度測試過寶馬i3。他告訴我們:“就像九幾年自己便開始上網、玩電腦一樣,接觸新鮮事物越早,就越能看到里面的機會”。2015年6月,李想辭去汽車之家總裁的職務,創辦了車和家。之所以決定這個時間節點出來做這件事,是因為有兩個外部條件已經符合自己的標準:第一是當時的電池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產品要求;第二是國內鋁的供應鏈體系已成熟(車和家的產品計劃使用全鋁結構,目的是降低車重,在保證續航能力的同時節省電池成本)。
李想對于創造一個企業、一個高效的組織充滿著極高興趣,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年創業經驗的企業家,泡泡網讓李想獲得了如何運營一個產品、運營一個業務的能力,而汽車之家的十年則懂得了怎么運營一個企業,如何讓企業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企業文化,在行業內保持領先。李想把車和家看做是人生創業的第三個階段,他希望在做好產品業務,讓企業快速、長遠發展的同時塑造出一個令人信賴的品牌。
相比于前兩次的互聯網創業,造車需要解決的問題會更多。“制造汽車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并直接涉及生命安全。這和以往的創業組建團隊有明顯區別。在組建車和家的時候,我們的研發、制造、服務團隊都招聘的是業內非常有經驗的人,工程師平均從業時間在15年左右。如何把這些人高效的整合在一起,是非常關鍵的。”李想認為,創業團隊要保持一個始終不渝的初心,創業和上戰場打仗一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如何贏得勝利。
◆ 眼中的機會
——“消費需求和技術變化為汽車市場打開了第三次窗口”。
在創業者的眼里市場的每個角落中都存在機會,只是領域的區別,讓獲取成功的機會不盡相同。在李想眼中,已經被世界巨頭牢牢掌控的汽車市場依舊有“新人”進入的可能。如果把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的汽車算作是世界第一輛內燃機汽車的誕生,那么汽車這個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工具已經發展了120多年。最早的汽車發明者以及汽車廠商都來自歐洲,但這個行業并沒有被他們壟斷。李想認為在過去的100年里,汽車市場曾開啟過兩次窗口,第一次給了美國人的流水線生產,造就了福特、通用,以及克萊斯勒;第二次則給了日韓企業的精細化制造,同時把汽車做得更加經濟,以豐田、本田、日產,以及迅速發展的現代起亞為代表。
前兩次汽車市場的窗口本質上都是跟制造強相關的,在李想看來,接下來的十年里會開啟第三次窗口,這是由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汽車技術的變化來產生的。如同智能手機這十年的發展變化,盡管早年前的移動互聯網很糟糕,但消費者依舊希望能通過手機上網,隨后又出現了三個重要的技術:3G網絡、移動芯片、App,而像蘋果、谷歌等把握住了機會。如今,手機銷量前十名的廠家,有一半都是在傳統通訊時代沒做過手機的公司。
回到汽車市場,李想認為目前汽車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核心問題是——堵車。“以前買車關心的是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操控性能等,而現在由于大城市擁堵加劇,消費者已經逐漸對開車失去了樂趣”。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同時三個技術也日漸成熟,讓李想看到了作為后來者能與傳統造車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機會。
第一是電動化。傳統汽車巨頭們的優勢在于擁有發動機、變速箱、差速器等技術,以及長期積累的經驗值是對于后來進入這個行業的巨大壁壘,但到了電動化時代,發動機被電動機替代,車輛中的所有差速器也都消失了,所以有機會造出像奔馳、寶馬那樣高行駛質感的汽車,特斯拉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是自動駕駛技術。李想特意強調了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的區別,后者不需要人控制,只要扮演乘客的角色。而自動駕駛則是通過自動避讓、跟車等技術一點一點地解放駕駛員,這在電氣化出現后非常好實現,成本也要比大家想象中低得多。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不僅能夠提高行車中的安全性,還可以把堵車的過程變成一個更好的體驗,駕駛員不用再費精力去一腳油門一腳剎車的跟車,全部交給程序控制,而人們可以利用節省出來的精力閱讀和學習,讓汽車替代馬桶,變成移動書房。
第三是車聯網。如今許多廠家都在宣傳車聯網能夠讓讓用戶看新聞、上網等,而李想認為,車聯網的作用遠不只這些。車聯網系統的組建,可實時監控車輛狀態,反饋用戶使用習慣,幫助車輛設計不斷完善,為車輛輔助自動駕駛功能提供數據支撐。另外車聯網能讓整個汽車的服務模式會發生改變,變革現有的商業模式。
當然,對于一個新的汽車企業而言,即便借助以上三個技術,可能短時間內仍然無法超越已經極為強大的傳統造車企業。李想坦言,“在制造方面可能還有一定差距,但在互聯網、企業效率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所以這樣的競爭看起來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