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華的輕奢
“豪華的輕奢”這個標題看起來有些矛盾,其實這正是WEY現在的品牌定位,對于老魏而言,WEY的最終目標是成為與奔馳、寶馬、奧迪可以抗衡的、屬于中國人的豪華品牌。愿景可以說是長遠的,但腳踏實地想要最終達到這個目標,它需要有一個相對較低的起點。
對于豪華品牌,盡管國別、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各不相同,但人們的評判標準大體接近,產品本身優秀的設計、出眾的實力還不夠邁入豪華俱樂部。對消費者而言,深厚的歷史根基、品牌背后的故事趣聞、知名人士的選擇都能成為品牌背書。換言之,歷史底蘊與產品力同樣重要,而這些是新興汽車品牌所不具有的。
對于中國人而言,汽車早期是與官銜掛鉤的事物,改革開放后才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但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情況營造了我國對豪華車特殊的理解。紅旗這個背負著特殊歷史使命誕生的品牌可以說就是中國人心中本土豪華車的代名詞,另一種層面說,也正是因為有著這層特殊的背景,想樹立與國際接軌,屬于中國人的豪華車變得更加困難。
對消費者而言,傳統的德系三大豪華品牌已經不再是先富起來的那群人才能享受的產品,隨著價格的不斷下探,如今踏入豪華品牌的門檻愈發容易。此時推出一個價格區間重疊的中國豪華品牌,勝算著實不大,與其冒無謂的風險,不如推出一個價格更親民,品質與設計向著豪華品牌靠攏的輕奢品牌。
汽車實際上是眾多行業發展匯聚后的精華,想要制造豪華車,首先需要研發團隊自身對豪華有著深刻的理解,換言之他們首先需要成為豪華車的使用者,但對于長城的開發團隊而言,這樣的要求過于苛刻,而整個項目的研發周期已經不允許他們從新培養自身對于豪華車、豪華品牌的理解了,因此老魏選擇引入“洋教頭”。
因此,在WEY品牌發布會上,你會發現站在舞臺上的開發負責人中有一多半都是金發碧眼的洋教頭,他們掌控著產品具體的開發進度,但項目整體的拍板權仍舊掌握在中方團隊的手中。西方團隊負責項目細節開發這在長城之前的車型研發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WEY產品的研發、制造相比現有長城產品更嚴格,這些參與項目開發的中外方團隊在日后的工作中,還將進入到長城哈弗車型的開發中,從而促進“老品牌”技術升級。從長遠的角度講,無論WEY成功,還是失敗,它給長城帶來的是一次從理念到實操的革新。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