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ior K的出現讓美國人真正意識到雪佛蘭品牌的強大,并且認為雪佛蘭車型的性價比要高于福特。對雪佛蘭來說,他們的努力也贏得經銷商的信心,甚至有一些福特的經銷商決定放棄銷售福特車型,轉而經營雪佛蘭汽車。
面對來勢洶洶的雪佛蘭,福特絕對不會“坐以待斃”。1927年12月2日,福特推出Model A替代Model B。而雪佛蘭很快做出回應,它們趁著福特對生產線進行調整,加大力度促銷,并且在Model A上市15天后,就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Nationa。
雪佛蘭越戰越勇,憑借Nationa的出色發揮讓福特再次敗下陣來。1928年1月,雪佛蘭生產出第400萬輛汽車,據統計,當時每10秒就會有一輛雪佛蘭汽車下線。相比起來,福特就略顯尷尬,遭遇到的產能問題始終沒能得到解決。
在1929年推出International后,雪佛蘭打出這樣的宣傳口號:“a six for the price of a four(花四缸的錢買六缸車)。”這不僅僅是因為National和International兩款車型的售價相差不大,而是當時市面上的大部分車型都是四缸車,并且價格還不便宜。因此,不難預見International也是一款成功的車型。
International收獲的不只是美國消費者的喜愛,還有同行的褒獎。據《時代》雜志報道,克萊斯勒創始人沃爾特·克萊斯勒曾不吝對International的夸獎:“雖然此前見過福特Model A,但還是覺得雪佛蘭International更好。”
到了二十世紀20年代后期,雪佛蘭已經成為美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品牌?删驮诖藭r,美國股票市場的價格跌到了最低點,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隨之而來,而且蕭條的強烈程度和延續時間的長久都是空前的。在遭受影響的行業當中,汽車無疑是最為嚴重的,雪佛蘭快速發展的步伐一下子就被打亂。那么,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雪佛蘭該如何應對,它還能保住自己領先的位置嗎?我們下回再繼續百年雪佛蘭的故事。
全文總結:
像雪佛蘭這樣的百年品牌實在有太多的故事可講了,這一期我們回顧雪佛蘭品牌成立的過程、“金領結”標志的未解之謎以及雪佛蘭如何從一個新生品牌到取代福特成為美國霸主。作為美國兩大汽車巨頭,雪佛蘭和福特的較勁從100年前就開始了,相互競爭相互促進。雖然雪佛蘭最初落后,可憑借創新的經營策略后來居上,終于在20年代開始接替福特成為美國汽車的新旗幟。
在雪佛蘭前三十年的發展中,頗讓人感慨的是兩位創始人從惺惺相惜到不歡而散,尤其是路易斯·雪佛蘭的遭遇,有點像林肯品牌的亨利·利蘭。雖然是品牌創始人,可掌管的時間都不長。對他們來說,既然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至少應該帶著尊嚴離開。好了,這一期的回顧到這里就結束了,接下來雪佛蘭的發展如何,我們下回再一起重溫。(文/圖 汽車之家 陳海傭 資料來自官方品牌書)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