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動態 正文

全球一周汽車行業資訊- 2024年第46-47周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6. 車市集中度有所下降,淘汰賽還要繼續,車企苦戰尚未有盡頭

1. 短期集中度出現下降,只是暫時現象,未來集中度必然上升,淘汰賽才剛開始

2. 汽車技術更新太快,也是影響行業整合的原因,給尾部車企彎道超車的機會

11月15日舉行的2024廣州汽車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說:當前中國汽車行業集中度還處于較低水平,淘汰賽還會繼續。

2024年前十個月,中國汽車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共銷售汽車2086萬輛,占總銷量的84.7%。2014年到2020年,這一比例一直維持在89%到90%左右,2021年下降至86%,2023年降至85%,2024年又有所下降。

拓展閱讀:

(1). 行業集中度在價格戰下不升反降,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相關

a. 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滲透率達到13.4%,首次超過10%,2022年、2023年的滲透率分別達到25.6%、31.6%。2024年前十個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接近40%;同期中國累計銷售汽車2462萬輛,同比增長2.7%。

(2) 新能源車企間競爭還沒有達到穩定狀態

a. 2020年及以前,以燃油車為絕對主導的汽車市場處在相對穩定狀態,行業集中度較高。

b. 隨著汽車市場向電動智能化轉型,新能源車企搶奪了燃油車份額,且新能源車企間相互鏖戰還沒有達到穩定狀態,新舊勢力交叉競爭最終攤薄了行業集中度。

(3) 新能源汽車市場尚在混戰階段,監管部門鼓勵合并

a. 主管部門多次提到,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眾多,但是長期處于小而散的狀態,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4) 燃油車份額下滑已是共識

a.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24年10月零售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一汽大眾、長安汽車、廣汽豐田、長城汽車的銷量均處于同比下跌態勢,長城汽車銷量同比跌幅超過20%。

(5) 汽車技術更新太快,也是影響行業整合的原因

a. 在汽車領域新技術層出不窮,也會影響行業整合速度。智能駕駛領域AI大模型上車給車企帶來了全新的各種彎道超車可能性,電動化領域混動技術、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技術也在不斷突破。同時,又意味著頭部企業地位也未必就穩固,技術革新有可能幫助后來者居上。

(6) 價格戰帶來汽車行業利潤持續走低

a. 車市苦戰的另一表現是行業利潤率持續處在低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整理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6%,其中9月的行業利潤率僅為3.4%。而2020年至2023年全年,行業利潤率分別為6.2%、6.1%、5.7%、5%。

汽車之家

(7) 12家A股上市車企3季度業績冰火兩重天

a. 比亞迪,銷量同比增長37.7%至113.5萬輛,是目前公布財報的國內上市車企中唯一一家銷量超過百萬輛的。比亞迪的營收達到2011.25億元,領先上汽超500億元。

b. 上汽集團,由于旗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和上汽大通子公司汽車銷量的持續走跌,今年上汽的營收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c. 長城,近兩年長城汽車在國內的銷量已不大如前,但是依靠海外銷量的增加,三季度其營收還是同比增長2.6%

汽車之家

短評:

燃油車萎縮較快,部分企業嚴重虧損;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但新能源車企難以實現盈利,企業同樣虧損。目前國內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只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

目前汽車市場集中度下降是暫時現象,從長期來看,車市肯定還會繼續洗牌整合。今年雪佛蘭、啟辰、捷豹路虎、遠航汽車等多家車企缺席了正在舉行的廣州車展。這些企業因為品牌自身策略、經營狀況等原因沒有露面;蛟S也是一種整合開始的信號。

向編輯吳沛哲提問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