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Previa(普瑞維亞)(1990年至今)
印象指數:★★★★★
印象中的它:“大霸王”,豪華MPV典范
在MPV大量涌現的90年代,與雪佛蘭Lumina APV、龐迪克的Trans Sport、奧斯莫比爾Silhouette并稱為四大“子彈頭”的豐田Previa可謂風光無限,其不僅憑借出色的外形設計、良好的駕乘體驗成為那個年代高端MPV的“大霸王”,更迭換代延續至今的生命力也使其在不斷進化中成為豪華MPV車型的典范。
90年代中期引入國內的Previa為第一代車型,其誕生于1990年,是基于當年豐田獨立開發的全新平臺打造而來,其以太空船式的圓潤造型,在“火柴盒”橫陳的MPV領域中一舉成名,顛覆了人們對此類車型的一貫印象,一經面世,便備受好評,0.34的風阻系數甚至接近轎車的水平,被稱為“卵形杰作”。
Previa的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750mm/1798mm/1781mm,軸距2865mm,根據市場地域不同,共推出七座、八座兩版本車型,引入國內的則多為七座版車型。而Previa在后排設置的兩個可獨立旋轉座椅,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太空座椅”,而其憑借良好的人機工程設計所帶來的新鮮乘坐感受,也成為那個年代人們不可磨滅的記憶。
在動力配備上,第一代Previa共推出了2.2L、2.4L兩排量共四款發動機。其中,2.2L柴油發動機車型有少量被引入國內,而搭載2.4L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的車型在國內則最為常見,其具有135馬力的最大功率輸出表現,與4速自動、5速手動變速箱相匹配。
Previa的發動機布局采用了在前軸之后、駕駛座下方以75度角傾斜的中置設計,而車頭是空調和冷卻系統,該種設計不僅降低了車型重心,還使得Previa具有了接近50:50的前后軸荷比配重,提高了長途高速駕駛的穩定性。而在驅動方式上,第一代Previa共推出后驅、四驅兩版本車型,后驅車型則更多的被引入國內。
此外,雙安全氣囊、ABS、天窗、自動空調等安全、舒適性配置也一并集聚于Previa之上,建立了其在高端商務車領域的良好形象,即使當年30萬元的售價,也仍然銷售火爆。而至今已經更迭至第三代車型的Previa,雖然在各方面均具有了大幅度的改變和進化,但熱銷的市場表現卻依然如故,豪華MPV的典范地位同樣延續至今。
金杯海獅(1989年至今)
印象指數:★★★★★
印象中的它:輕客“國民車”
90年代,對于很多開始“下!钡娜藗兌裕鸨*{“面包車”可謂再熟悉不過,其在那個年代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身影,不僅成為90年代的一道風景,更是我國輕型客車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一代金杯海獅其實在80年代末便被引入,當時,金杯汽車的前身沈陽轎車修理廠為了加快技術的提高,制造中國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輕客,決定引進日本第三代海獅面包車的散裝件,用CKD方式進行組裝,來武裝當時的沈陽轎車修理廠。而隨著與豐田汽車談判的成功,不但使金杯汽車得到了豐田全程的技術指導與支持,金杯海獅還成為豐田在國內唯一正式授權許可的海獅合作商。而使用豐田第三代海獅技術的第一代金杯海獅汽車,則在1989年正式下線。
進入90年代,由于第一代金杯海獅的熱銷,金杯汽車決定繼續引入第四代豐田海獅。在經過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的馬拉松式談判后,金杯汽車不僅獲得了豐田海獅的技術引進權,還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在合同1997年截止之后,金杯無需再支付任何費用給豐田。后來,金杯人都稱這次意外的收獲為“日本人不小心打了個瞌睡”。而在技術談判結束之后,1991年11月3日,第二代金杯海獅車第一臺CKD(全散件組裝)車型下線,首批生產200輛。
當時,第二代金杯海獅具有具有90年代初期車型的先進水平,造型簡潔干練,配備2.0L、2.2L、2.4L三種排量共四款發動機,采用承載式車身,機械式防抱死裝置、真空助力轉向等配置一應俱全。在1995年時,最高價格達到29萬元左右,年銷量達到三千多輛。
1996年,金杯汽車正式推出國產海獅SY6480A,價格降到14萬元,產量成倍增長。而在隨后的1997年,金杯發動了在輕客行業前所未有的宣傳攻勢,大力宣傳金杯的三大優勢: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和價格優勢,再次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對輕客行業產生巨大的沖擊,這一年SY6480A產量達到21269輛。
而隨著金杯海獅的熱銷,90年代在我國還掀起了一陣“海獅潮”,不少汽車企業進軍輕客市場。同時,該款車還被改裝為各種專業用車,比如救護車、郵政車等。不僅僅如此,很多大、中、小企業都將金杯海獅作為其必備車輛,拉貨、接人。而至今,金杯海獅已發展至第六代車型,其身影依然經常出現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延續著其“輕客”常青樹的傳奇。
(注:金杯海獅部分內容參考文章:網易《金杯海獅掀起中國“海獅潮”》,賈新光《金杯海獅的第二次沖擊》)
小結:
雖然在90年代,像法拉利、保時捷等超級跑車還沒有在國人的心目中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當時像豐田Celica、三菱GT等跑車在街頭回頭率絕對不亞于現在的法拉利和保時捷,而這些跑車的出現也成了國內第一批玩車車友心目中的神物。此外,90年代出現的那些高端豪華MPV也成了當時一些合資企業和國營單位不可缺少的接待工具。
全文總結:
在經過了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到了90年代的經濟大發展,中國汽車市場一下子涌入了各式各樣國人沒有見過的汽車品牌,不僅豐富了國人的對汽車的認識,同時也滿足了一小部分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此外90年代的中國汽車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混亂,很多品牌汽車都通過走私等非正規渠道引進,并且還能正常上路,由此也暴露出了當時國內汽車銷售模式及國家法律體制上的不足。(圖、文/汽車之家 張文君/仝斐)
備注:截止這一篇,我們90年代追過的那些車系列就已經更新完畢了,謝謝大家關注。
>>點擊汽車之家·文化團隊,進入汽車趣意世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