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汽車文化 品牌歷史 正文

成長路上必經煩惱 奇瑞品牌歷史回顧

收藏 閱讀全文 (0條) 舉報/糾錯

1998-2001年
看似一路平坦 奇瑞3年走向輝煌

磕頭買 奇瑞兩年解決心臟大問題

  大家都知道,發動機被稱為汽車的心臟,有了它一臺車才有前進的動力,車企也才有自己的競爭力。然而剛剛成立的奇瑞卻面臨著無發動機可用的尷尬,一時間如何解決心臟問題,成了擺在奇瑞面前最棘手、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汽車之家

  本著“缺什么買什么,少什么拿什么”的原則,奇瑞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適合的發動機或發動機生產線進行收購。然而事情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當時奇瑞面對的問題并不是找不到好技術,而是國外汽車廠商根本不愿意把技術賣給奇瑞,給多少錢都沒戲。直到1997年的一天,有家西班牙公司表示有興趣與奇瑞合作,尹同躍立刻帶著技術人員前往西班牙,此時他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畫簽成合同后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

  然而奇瑞最后得到的依然是失望,尹同躍他們回國后不久便得到西班牙方面傳來的消息,此時的他們話鋒一轉,表示將先進的生產線賣給中國不符合他們的產業政策,他們的要求遭到了總部的拒絕,賣設備、賣技術的事兒也就成了一紙空談?念^買、磕頭賣,這是奇瑞成立初期面對的現實局面。

汽車之家

  無奈之下,奇瑞只得花費2980萬美元的高價從英國威爾士引進了一條福特汽車公司的二手發動機生產線。設備買好了,可奇瑞的發動機生產廠廠房卻還沒有建成,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奇瑞兵分兩路,一邊負責將重達8000噸的設備分批次運往奇瑞生產基地,另一方面位于蕪湖經濟開發區內80多萬平方米的發動機廠房迅速破土動工,爭取早日讓這條發動機生產線投入使用。

汽車之家

  由于并沒有掌握組裝生產線的核心技術,奇瑞不得不與英方達成了一項名為“交鑰匙工程”的協議,這個協議其實是英國人限制奇瑞的一紙“不平等條約”,協議中規定英國將派出技術員對生產線進行組裝,中國工人不能參與組裝過程,奇瑞方面只能等到英國人將生產線組裝完畢后才能拿到啟動生產線的“鑰匙”。

汽車之家

  這項協議看上去是英方對奇瑞善意的“幫助”,實際卻讓奇瑞徹底失去了主動權,近3000萬美元買來了發動機生產線,卻依然買不到技術。很快,尹同躍便發現這幫英國“技術專家”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專業、勤奮,幾個月時間過去了,這些專家竟然連一臺設備也沒組裝上。當時擺在奇瑞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繼續讓英國人這樣消極怠工的耗下去,這樣工程質量或許有保證,不過究竟哪年能交鑰匙,誰也說不準。要么就是讓英國人提前回國,以未完成任務為由扣下英國人400萬美元貸款,自己摸索著組裝生產線。這樣做的風險無疑更大,成功了皆大歡喜,一旦失敗則有可能前功盡棄。

汽車之家

  最后還是尹同躍站了出來,一句“讓外國人走,我們自己干!”說出了不求人的豪氣,同時也讓自己背上的沉重的擔子。洋專家回國后,尹同躍和技術員們只得自己研究圖紙、查工藝卡,一點點積累知識,慢慢進行嘗試。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技術員經常等翻譯員把圖紙翻譯后,回到家里徹夜研究計算,安裝設備前需要將不同設備由8個廠房拉到一起,為了不掉落一顆螺絲,每臺設備后面都要跟著十來個騎自行車的工人,見到掉落的零件就馬上撿起來,直到將設備安全護送到指定地點...

汽車之家

  經過500天艱苦卓絕的鉆研、試驗,這條生產線終于在1998年12月安裝完畢并且調試成功,這比尹同躍他們之前計劃的時間要提前了半年左右。1999年4月27日,生產發動機的所有配件全部到齊,當天夜里奇瑞第一臺發動機順利生產下線,點火成功。同年5月18日,奇瑞正式宣布企業歷史上第一臺發動機點火成功,這同時也意味著奇瑞的造車之路已經開始走上正軌。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