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看得見的部分確實做到令人滿意,那么看不見的底盤部分呢?在舉升機的幫助下,我們看到車輛中后部底盤是缺少了護板和防石擊涂層的,而令人欣慰的是發動機下護板面積足夠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風阻和風噪。
長測車在隔音方面并不是完美的,由于底盤缺少護板和涂層的覆蓋,容易在行駛過程中被揚起的沙石擊打到底盤,并產生噪音傳進車內。同時,氣流流經不平整的中后部底盤也會產生風噪。如果用戶在購車后對路噪表現不滿意,不妨試下噴涂“底盤裝甲”,這對底盤的防銹以及隔音都有積極作用。
此外,秦Pro DM采用米其林的Primacy 3ST輪胎,得益于米其林 “FLEXMAX”技術的加入,這款輪胎在靜音以及操控方面有著不錯的輔助效果,因此車輛在胎噪方面的表現令人滿意。
通過上文的“硬件”介紹,我想大家對車輛在吸收、抑制、隔絕噪音方面的能力已經有個大致了解,接下來我們從實際的行駛體驗來聊聊這款車的噪音表現。長測車是一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動力電池電量不低于15%、ECO+HEV模式(經濟+油電混合模式)下,發動機一般在車速達到43km/h左右才啟動并介入,出于節油的調校邏輯,發動機基本處于2000rpm以下的經濟轉速,車主不留意儀表盤很難察覺發動機在工作。
日常駕駛時,我認為長測車這套混動系統更傾向于以電機輸出為主,發動機輸出為輔,就算在ECO+HEV模式下,車速正常從80km/h提到120km/h,發動機轉速基本維持在2000-2300rpm,這時候的發動機噪音并不大,電機倒是因為瞬時大功率輸出而不可避免地產生輕微“嘯聲”,但車廂內整體的靜謐性較好。
而壓過一些非鋪裝路面時,車內的噪音就明顯提升了,沙石經過輪胎的揚起后擊打在車輛底盤上,又因為底盤中部沒有護板或涂層覆蓋,底盤下面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內。
● 我認為秦Pro DM在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廠家可以考慮在中期改款的時候,將高配車型前排的單層玻璃車窗升級為雙層玻璃,底盤中后部在出廠前可以噴涂底盤裝甲或加裝樹脂護板,若這兩項都能得提升,我認為秦Pro DM隔音水平能夠排到這個級別車型的前列。
● 微體驗
這一期微體驗和大家分享空調的 “通風”功能,大家都知道開車的時候不可能長期用內循環或者長期用外循環的,這樣要么會讓車內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缺少新鮮空氣會讓駕駛員犯困,要么在停車等人或者等紅綠燈的時候,將前車的尾氣循環進車內,而秦Pro DM上的“駐車自動內循環”功能就能規避這種問題,這項功能開啟后,會在車輛達到一定車速以后才自動打開外循環。
● 能耗統計
南方地區這個月由于天氣逐漸轉涼,清晨和傍晚的氣溫一般在20攝氏度左右,因此筆者這個月的上下班通勤路程中很少用到空調,基本是打開外循環通風就夠了,那么空調使用頻率的下降直降影響到的是能耗水平。從能耗表格可以看到:本月純電行駛1710km,消耗了288.9kWh電量,本月電耗為16.89kWh,這是可以從數據層面上看到電耗因為氣溫的降低而下降,我再分享一個實際使用的情況——滿電從家里出發,全程(高速50km+市區21km=71km)用純電跑,開空調的話是不夠電跑完全程的,需要額外用HEV模式跑10-15km;這個月不開空調的話,全程用EV模式跑,消耗完80km的純電續航剛好可以撐到公司?梢娫贓V模式下開著空調會對續航有著較大影響。
● 總結:
這大半年用車過程中,筆者認為秦Pro DM在行駛時對噪音的抑制做的足夠到位,像發動機機艙、前后輪的輪拱內側、后備廂泡沫等都做了抑噪和隔音措施,再加上發動機本身的NVH水平也有提升,因此行駛時的車廂靜謐性是保持得不錯的,這一點從上面的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得出來,不論是怠速還是巡航,秦Pro DM的靜音水平都超出了我的預期,整體表現對得起其本身的售價。(文/汽車之家 蘇煒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