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車門,坐落其中,這套內飾給我的初印象就是看起來和外觀還蠻搭的,首先就是不乏時尚氣息,兩輻式方向盤的設計提升了內飾的精致感,紅黑內飾配色看起來不單調;其次就是7英寸全液晶儀表盤的加入可以算是一大提升,并且還是全系標配。
其中內飾顏色是和外觀顏色固定搭配的,比如我們這臺長測車選擇了“塔夫綢白”的話,內飾顏色就是固定的“黑橙雙色”,你說你想要“塔夫綢白”車漆+黑灰雙色內飾,那對不起,沒有這項服務,因為只有“瑞麗紅”和“天際藍”車漆顏色才搭配黑灰雙色內飾。
我認為這個兩輻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造型時尚且握持手感舒適,支持手動四向調節(上下+前后調節),左側是液晶儀表盤的控制按鍵,右側是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的巡航控制按鍵;值得一提的是,頂配的GR9還配備換擋撥片,至于用起來什么感受我們以后再聊。
內飾里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塊7英寸全液晶儀表盤,作為用戶,咱們買新車不就是圖它的“新”嗎,這塊全液晶儀表盤就很“新”,顯示信息更豐富、更直觀就是它的優勢;而習慣了液晶儀表盤帶來的科技感和豐富感之后,再開回老款飛度,一坐進GK5我內心竟產生明顯的落差感,我想這就是換代車型的提升點。
這臺GR9的儀表盤的樣式有別于傳統圓盤指針樣式,轉速表和車速布置在頂部,樣式有點像本田兩輪摩托車的儀表,行駛輔助信息則布置在正下方,兩側分別是水溫表和油表,初次上手我覺得布局很亂,但看習慣了你就會明白,盡可能的在7英寸的屏幕里擺下這么多的信息,而且還要講究視覺美觀,本田還真有一手。
不出所料,受限于成本控制的緣故,GR9的中控娛樂系統只配備了一臺收音機(液晶觸控屏只配備在GS1的兩款車型上),只能說GR9這個中控臺很有年代感,使用了近一個月,我覺得這個收音機最有用的還是iPod和USB連接功能,通過一根數據線將手機的音樂或者導航聲接到車載喇叭上播放出來,當然了,插上U盤也能聽歌。
不過中控臺滿滿都是實體按鍵的感覺用著很舒服,不論是停車以后操作還是開著車盲操作,都是實打實的反饋,指哪打哪的感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用兩個字形容就是——實用。
目光下移,空調控制區域的彩色顯示屏看起來很高級,配備了“按鍵+旋鈕”的組合控制形式,旋鈕帶有棘輪的機械質感,手感不錯,不過空調依舊是單區手動空調。
坐進GR9車內,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儲物格,并且儲物空間比上一代車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空間依舊不是我所擔心的點,雖然它只是定位為兩廂小型車,但在“空間魔術師”的一番精心設計以后,同級別車型中幾乎沒有對手。
● 微體驗
對于有健忘癥的我而言,很容易忘記自己有沒有鎖好車門,在廣汽本田還沒有推出相應的APP查看車輛狀態的情況下,我每次鎖車以后都習慣去拉一下門把手再次檢查車門。有一次我在GR9的儀表盤設定內偶然發現有“遙控落鎖提示音”,開啟這個功能以后,雙擊鎖車按鍵就會發出“嘀”的提示聲,不過是要雙擊哦,單按一下鎖車鍵你只能聽到機械的落鎖聲。
● 長測油耗統計:
在我拿到這臺長測車的時候,表顯里程只顯示跑了35km,幾乎就是一臺新車,而經過一個月的長期用車,我一共跑了2340公里,共加了五箱油,幾乎每次都是油表亮燈了就找加油站,大概一箱油能跑500公里,畢竟飛度的油箱容積并不大(官方宣稱為40升);根據路況的不同,實測油耗基本在6,7L/100km左右,因為公司離家比較遠,基本都是跑高速通勤,這也導致平均車速比較高。值得一提的是,表顯油耗也基本接近實測油耗,這一點我還是挺滿意的。
● 本期小結:
誰能想到如今的飛度不僅僅能滿足你家用需求,還能兼顧到科技感、主/被動安全等地步,的確,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第四代飛度也用實力展示它的進步給大家看,不僅時尚精致的外觀給我留下深刻的初印象,內飾的回歸與進化也值得我們肯定。
要想深挖GR9的亮點的確需要時間,畢竟車子就像我們的家人,只有長時間相處下來才知道它的好壞,這一期長測文章到此就結束了,下一期我會帶大家繼續探尋這臺GR9的優缺點,文章預計會在4月11號發布,敬請期待。(文/圖/攝 汽車之家 鐘煒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